這些藥材一旦成熟,不僅能自用,還能在合適的時機出手。
想到未來可期,她眼中多了幾分堅定。
腹中溫飽,體力也恢複了大半。
她拍了拍衣角,整理好背包,重新踏上崎嶇山路。
供銷社的任務有期限,而且山裡天氣多變。
萬一遇上大雨封路,耽擱幾天都出不去。
再加上物資緊缺,必須儘早溝通安排。
山路蜿蜒曲折,她又走了兩個多小時。
終於,前方山坳處出現了一片低矮的村落。
臨泉村到了。
她輕輕吐出一口氣。
樹底下,四五個小孩赤著腳丫,在塵土中追逐嬉鬨。
幾位老人坐在石墩上,手持舊蒲扇,眼神呆滯地望著遠方。
林嘉調整呼吸,加快步伐朝村口走去。
隨著距離拉近,細節逐漸清晰。
孩子們麵黃肌瘦,胳膊細得幾乎隻剩皮包骨。
他們穿的衣服都是用舊布拚接而成。
大人們也好不到哪去。
衣衫襤褸,神情麻木,眼神中透著饑餓與疲憊的痕跡。
這一幕讓她心頭猛地一沉。
這些人連基本溫飽都難以維持,還能拿出什麼農產品來賣?
她不由擔憂起此行任務的可行性。
大夥兒見她衣裳整齊,都停下來好奇地打量。
“同誌,你找誰啊?”
一位年約五十的婦女從人群裡走出。
林嘉點頭問好。
“我想問問,生產隊長陳宇翔家怎麼走?”
“你找隊長乾啥?”
大媽上下打量她,眉頭微皺。
村裡平時鮮少有外人來。
她本能地警惕起來,生怕是上麵來查什麼。
“我是供銷社的,來收點農產品,比如雞蛋、乾蘑菇、野菜乾啥的。”
林嘉從包裡掏出工作證,翻開遞過去。
“您看看,這是我的證件。我們這次是來定點收購山貨的,價格按市場標準,現錢結算。”
話音剛落,周圍瞬間炸了鍋。
大媽眼睛瞪得溜圓。
“真……真的?你是來收東西的?”
她聲音顫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多少年了,供銷社的人從沒主動來過他們這種窮村子。
以往都是他們走幾十裡山路,把東西背去鎮上,還得擔心賣不掉。
林嘉笑著輕輕點頭。
“是真的。隻要東西符合標準,我們照單全收。”
一個半大小子一聽,拔腿就跑,邊跑邊喊。
“供銷社的人來收東西啦!”
大媽衝那孩子翻了個白眼,回頭衝林嘉賠笑。
“這娃兒心急,一聽說能賣東西,高興得都不知道東南東州了。”
林嘉擺擺手。
她理解這種情緒。
在極度貧困的環境下,一點點希望都能讓人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