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旦重新加熱,又能記得原來的模樣,並自行恢複。”
“這種物質叫記憶合金,常見的比如鎳鈦合金。”
“比如一條螺旋形的記憶合金棒,在經過高溫處理後會被固定在這個形狀上。”
“即便在室溫條件下使用很大外力將它展平,但隻要你再次加熱至特定溫度,這條合金就像有了記憶一般迅速反彈成原本的樣子。
這是怎麼回事呢?”
“難不成,這種合金也有記憶功能?”
項國威滿懷自信地望著全班同學,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大家的知識盲區。
“有人知道為什麼嗎?”
“你們都不知道吧?”
“實際上……”
還沒等他說完,柯福美就開口道:“這是因為有些合金在不同的溫度範圍內晶體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引起物理性質的變化嗎?”
“打個比方,鎳鈦合金在40度左右會出現這種情況,隨著溫度的變化其體積也隨之變化,這就使得它看起來仿佛有了‘記憶’似的。”
“我可以進一步解釋一下,其實這裡提到的40度是指該類型鎳鈦合金的一個轉折點。”
“每一種記憶合金都有自己的這樣一個轉變溫度。”
“像上麵說的那種螺旋型合金,由於它的轉型溫度很高,在高於這一數值時可以很穩定地保持彎曲狀態。”
“但如果在常溫條件下強行壓平了它,則處於不穩定的狀況,隻有再次將其加熱至特定水平才能恢複正常。”
項國威一時無語了。
心裡忍不住罵了一句粗話。
“怎麼你們都知道這麼多啊?!”
“也是方老師教給你的?”
柯福美吐了一下舌頭,“做題時遇到過,所以請教了方老師。”
此刻項國威內心十分鬱悶。
“好吧,那咱們換個話題,看下一個你們還曉不曉得,你們猜第三個是什麼?”
學生們依然冷漠地望向他。
項國威尷尬地說不出話來。
伍太峰補充道:“要不說就算了唄,我們乾彆的去了。”
項老師急著喊道:“彆走啊,我說!我說還不行嘛?”
簡直是史上最憋屈的老師之一。
他急忙接下去說道:“2014年的材料會議上展出了一種既似煙又像霧般輕盈縹緲的超級輕質材料。”
莊明勇立刻搶答:“是不是氣凝膠呀,那個世界上已知密度最小的固體?隻有空氣密度的大約六分之一吧。”
“放在花瓣上都不太能讓花變形的程度。”
“這個東西早在1931年就被開發出來了,而不是最近才被注意的新聞。”
項國威愣住了。
“還是方老師告訴你們的?!方老師你這是打算把所有知識都傳授給大家的意思麼?!”
“那這個製作方法他肯定沒講給你們聽吧?”
沒想到何偌花舉起手輕輕說:“項老師,我記得好像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步是製備出濕態的凝膠體。”
“第二步是利用某種技術將其徹底烘乾。”
看著同學們的表現,項國威臉色更加難看了。
“最傳統的方法之一是采用溶膠凝膠過程來進行初步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