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大家都舍不得剛剛釣上來的魚。”
“如果我是你們,也會不甘心把這些魚重新放回池塘。”
“但是,為了保護環境,我們也要做出一些犧牲!”
說著,方漢青指了指學生們桶裡的魚苗。
“有舍才有得,書本上經常這麼說。”
“也就是說,放棄娛樂的時間,才能有更好的成績。”
“不僅學習是這樣,人生也是一樣。”
“有時候我們要舍得放棄一些東西,才能得到更好的回報!”
說完,方漢青掃了一眼周圍學生的反應,發現大家都聽得愣住了。
他接著慢條斯理地說:
“很多農村地區有一個習慣。”
“每到柿子成熟時,農民不會把柿子全摘光。”
“總會留下幾顆柿子在樹上,這是為什麼呢?”
聽到這個問題,學生們陷入了思考。
顯然,他們已經被方漢青帶入話題中,反而不再那麼關注釣魚了。
“原來,有個約定俗成的習慣,柿子熟了會留幾顆在樹上。”
“一方麵是給過路的人享用,”
“另一方麵是留給鳥兒過冬,避免它們在冬天餓死。”
“萬物都有靈性,來年春天鳥兒就會捕食樹上的蟲子。”
“這樣,明年的柿子才會豐收。”
聽到這兒,學生們和觀眾們都明白過來,開始思考這段話背後的道理。
至於方漢青,看到學生們聽得很認真,內心也感到安慰。
接著他又繼續說道:
“留幾顆柿子在樹上,既是一種善行,也是一種雙贏之舉。”
“失去並不都是損失,有一天會以另一種形式得到回報。”
他指了指桶裡的魚苗。
“同樣,我們現在把辛苦釣上來的魚苗放回去,也是為了保護環境。”
“這次出來,就不虛此行了!”
說完,現場的學生們無不深受感動。
對於方漢青這番話,他們開始覺得確實有些道理。
他們聽得非常專注,甚至思考了起來。
雖然放回魚苗表麵上是在摧毀自己的成果,但這些魚苗回歸自然後,能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
未來這片池塘,將會有更多的生物受到保護。
這樣一來,方老師的這番話,還真是有道理!
……
直播間的觀眾聽了這個有趣的例子,也開始認真思考起來了。
“有付出才有收獲!方老師說得太對了!”
“原來如此!這麼說,懂得付出才是最關鍵的!”
“方老師的這段話真的非常有價值!”
“難怪方老師要大家停止釣魚,放回小魚苗!”
“是啊!雖然小魚苗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但在保護環境方麵,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方老師真厲害!學會放手,懂得舍棄魚苗很重要!”
“就像那些農戶一樣!舍棄一些果實,反而能換來明年的豐收!”
“學生們大概沒想到,出來遊玩還能聽到這麼精彩的一課!”
“聽懂了,聽懂了!方老師真是太棒了!”
“沒錯!這樣優秀的老師隨便一開口就是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