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灑落。
鹹陽宮,朱允熥和二哥朱允炆並肩走來,給太子妃請安。
呂氏正坐在廊下,悠然地喝茶。
太子一早就去上朝了,現在應該還在奉天殿。
看著陽光下兩個英姿勃發的兒子,呂氏滿眼的慈祥。
兄弟倆上前施禮,
“兒臣給母妃請安。”
“安!”呂氏緩緩放下茶杯,輕點螓首,“怎麼都沒帶學籃?”
朱允炆笑道:
“今天學堂休沐。”
“哦,這樣呀。”呂氏微微笑了,“昨天先生留作業了嗎?”
朱允炆回道:
“背誦《禮記》一篇、《尚書》一篇;”
“正字先生要求臨摹《顏氏家廟碑》的前十個字,至少臨十張。”
朱允熥垂首默不作聲,在想著心事。
呂氏看向他,柔聲問道,
“熥兒,這幾天在學堂如何呀?”
朱允熥恭敬地回道:
“先生說孩兒背書不夠流暢,還需下功夫。”
呂氏安慰道:
“我兒已經很努力了,隻是先生要求的更嚴格。”
朱允炆笑道:
“箭術課上,三弟被先生誇獎了。”
“是嗎?”呂氏笑顏如花,“娘就知道熥兒聰慧。”
~
陽光灑落,秋風輕柔。
鹹陽宮前一幅母慈子孝的溫馨場景。
呂氏又關心了一些飲食起居,就讓他們自便了。
朱允炆要吃甜點,呂氏示意一旁的宮女去準備,
朱允熥卻沒有動,再次躬身施禮,
“母親,兒子想出宮一趟,去給老太君請安。”
呂氏看著他,沒有急著回答。
朱允熥說的“老太君”,是開平王常遇春的遺孀、涼國公藍玉的姐姐藍老太君,
也是前任太子妃的母親,朱允熥的親姥姥。
老太君現住次子開國公常升的府邸。
呂氏的心裡有些不痛快,沉吟了幾息,柔聲道:
“你有這個孝心是好的。你父王知道了,也會很高興。”
朱允熥低著頭聽著,這隻是開場白,重點是後麵的話。
其實,出宮請安隻是借口,他想去見涼國公藍玉。
涼國公最喜歡的戰馬病了,治療效果不佳。
他想推薦父王遇到的獸醫,那人醫術神奇,也許能幫上忙。
呂氏繼續道:
“隻是,如果今天出宮了,等回來天色就晚了,影響了你的學業。老太君知道了,也會心不安的。”
朱允熥急忙解釋道:
“母妃,兒臣騎馬過去,快去快回。”
呂氏依然溫柔地勸道:
“熥兒,你是郡王,出宮該有的體麵要有,儀仗不能馬虎。”
“不如等你父王回來了,定一個時間,讓內官、嬤嬤陪你一起去。也提前通知老太君,讓老人家有個準備。”
她的口氣不急不忙,像溫柔的慈母在哄任性的孩子。
朱允熥無力反駁,因為她說的都有理。
朱允炆叼著一塊點心過來了。
呂氏立刻冷臉嗬斥道:
“炆兒,不許叼著吃東西!”
朱允炆急忙拿下嘴裡的點心,也跟著勸道:
“三弟,出宮的話,做功課的時間就不夠了。父王回宮可是要檢查學業的。”
呂氏微微頷首,
“正是呢!乖孩子,都去吃些點心,然後你們兄弟上午去做功課,爭取晚上表現好一些,讓你們的父王也高興一些。”
朱允熥心中歎息,他早就猜到了這個結局。
之所以請求,不過是心存僥幸罷了。
朱允熥告退了,雖然有些沮喪,不過已經習慣了被否定。
再找機會了,最不濟就等父王北巡,去送行的時候肯定可以見到涼國公。
他想起了父王的描述,瘦弱的書生,手起刀落去除病灶,最後繡花一般縫合傷口。
他十分神往,希望有一天能親眼看到這一幕。
他甚至有些羨慕許克生,至少行動自由,不會被困在一個豪華的院子裡,像囚徒一般。
~
此刻,許克生也剛吃過早飯。
飯是自己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