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吃了藥,很快發了汗,退了燒。
朱元璋聞訊,派了一個管事婆過來詢問情況,並傳旨,朱標第二天不用早朝。
朱標一夜睡的都很踏實。
第二天起來,早膳食欲很好。
看他康複了,呂氏和孩子們都很高興。
吃過早膳,朱標衝朱允炆、朱允熥招了招手,
“你們哥倆過來,我不在宮的這段時間,你們都學的怎麼樣。”
氣氛瞬間變得緊張了。
呂氏在一旁笑眯眯地看著。
朱允炆有些緊張。
朱允熥也很緊張,同時又帶著期盼。自從父王北巡,他暗地裡下了不少功夫,這次一定讓父王刮目相看。
朱標連續考校了朱允炆十幾個問題,朱允炆都對答如流。
朱標略一沉思,又說道:
“‘稽古帝堯’。你隻破題即可。”
朱允熥的心猛地跳了一下,“稽古帝堯”出自《尚書》,大意是借鑒古人的智慧,提升自己或治國的境界。
這個詞一般用在君王和聖賢的身上。
朱允炆思索片刻,回道:
“法天象地,聖德常於帝先。”
朱標不斷點頭,
“還算可以。”
評價似乎隻給了一個良好,但是他撚著胡子頻頻點頭,顯然是極為滿意的。
呂氏的眼底滿是笑意。
~
朱允熥抬頭看著父王,該自己表現了!
朱標轉向他,
“熥兒,學業可有困難?”
“呃,父王,兒子沒有困難。”
“好,有問題要請教師長,請教你二哥。”
“是,父王。”
朱標覺察到氣氛有些壓抑了,兩個兒子額頭冒汗。
於是,他問了一個輕鬆的問題:
“你們最近有什麼有趣的經曆?”
朱允炆陷入沉思。
朱允熥卻眼睛一亮,
“父王,涼國公的烏騅馬終於有救了。”
“哦?涼國公又找了獸醫?”
“是啊,父王。半個月前,他請了一個叫許克生的秀才幫著治的。”
“許生?他醫術不錯。”
“許生將壞的馬骨挖出來,丟大鍋裡煮了很久,又給裝了回去。”
眾人都大吃一驚。
竟然還能這樣?
朱允炆質疑道:
“骨頭燉熟了,還能用?這不是瞎子治成瘸子嗎?”
呂氏也笑道:
“那不是煮了一大鍋骨頭湯?”
“熥兒,你怎麼知道的?”朱標疑惑道,“你又出宮了?”
朱標的臉色沉了下來。
這個兒子像野馬,總向往外麵的世界,都是呂氏給嬌慣的。
他忍不住看了一眼呂氏。
呂氏低著頭,嬌怯怯地不敢說話。
“父王,是駱先生寫了一篇治馬的文章。”朱允熥見勢不妙,急忙解釋。
“哦,”朱標點點頭,臉色緩和了,“這件事很有趣。”
朱標又想到了太仆寺試行的許克生醫案,結果很不理想。
父皇還留著給自己處理呢。
朱允炆接口道:
“兒子也有一件趣事。”
朱標被他吸引了注意力。
朱允炆繼續道:
“前段時間,兒子學習《易》,其中的‘元、亨、利、貞’,兒子的理解是一句吉祥話,以及君子四德。”
“經過先生解釋,兒子才深刻領悟其中蘊含的天道。”
“哪位先生?”朱標問道。
“黃編修。”
“哦,子澄的學問很紮實,好好跟他學。”朱標微微頷首。
朱允熥瞠目結舌,幡然醒悟,自己竟然真的說了趣事。
心中的懊惱不斷翻滾,燙的他難受!
我就是大傻子!
朱標又叮囑了他們幾句,站起身。
大朝會結束了,該去給父皇請安了。
~
朱標去了一趟謹身殿,給父皇請安,談了自己北巡的一路收獲,著重談了關中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