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集:雷霆抓捕_雷霆掃黑:光雲守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7集:雷霆抓捕(1 / 2)

淩源的七月,淩晨四點的天還裹在濃得化不開的黑裡。城郊的“富安家園”小區靜得能聽見草葉上露水滾落的聲音,隻有門口保安亭的燈亮著一點昏黃,像隻半眯的眼睛。這個小區住的多是縣裡的中層乾部,樓間距寬,綠化做得好,夜晚格外安靜——也正因為這份“安靜”,成了這次行動最好的掩護。

小區外兩百米處的國道旁,停著兩輛黑色的彆克商務車,車窗貼著最深的膜,連車內的輪廓都看不清。引擎沒關,卻隻發出極輕的“嗡嗡”聲,不仔細聽根本察覺不到。第一輛車裡,市紀委第三監察室主任吳天雷正低頭看著手裡的平板,屏幕上是王兵的詳細資料:照片裡的王兵穿著警服,嘴角帶著一絲倨傲;簡曆欄裡寫著他2005年入警,2018年任縣交警中隊副隊長,2021年調任車管所所長,備注欄裡用紅筆標著“2019年7月處理李振國案,2022年兒子王浩入職天霸房地產”;最下麵是他的家庭住址、作息規律,甚至連他最近一周每天晚上十點半都會下樓倒垃圾的習慣,都記錄得清清楚楚。

“吳主任,距離預定時間還有十分鐘。”旁邊的書記員小聲提醒,手裡拿著一個加密通訊器,指示燈正閃著綠色的光。

吳天雷抬起頭,他的眼睛在黑暗裡格外亮,帶著常年辦案練出的銳利:“各小組再報一次情況,確保沒有疏漏。”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這位從省紀委下來的“老將”,辦過三個地級市的保護傘大案,最擅長的就是“淩晨突襲”,抓的就是嫌疑人放鬆警惕的瞬間。

通訊器裡很快傳來回應,聲音都經過變聲處理,短促而清晰:

“一號小組報告,王兵住所陽台無燈光,窗簾緊閉,通過熱成像儀觀察,室內有兩人,均處於靜止狀態,判斷正在熟睡。”

“二號小組報告,小區東西兩個大門已控製,保安亭的監控已同步乾擾,外圍三公裡內無異常車輛和人員。”

“三號小組報告,技術組已確認王兵的兩部手機信號均在室內,無通話或聯網記錄,座機線路已監聽,未發現異常。”

“四號小組報告,押送車輛已在高速口待命,路線已清障,確保全程無堵點。”

吳天雷點點頭,手指在膝蓋上輕輕敲擊著——這是他辦案前的習慣,用來平複情緒,確保每一步都萬無一失。他抬頭看向窗外的小區,心裡很清楚,這次抓王兵,不是抓一個普通的交警所長,而是捅馬文斌的“馬蜂窩”,甚至可能驚動更上麵的人。必須快、準、穩,不能給對方任何反應的時間。

“通知技術組,三分鐘後開始破解單元門門禁,動作輕,彆驚動保安。”吳天雷對著通訊器下令,“各小組注意,行動時關閉所有設備的提示音,手電用戰術模式,隻照目標區域,不準亂晃。”

“收到!”

三分鐘後,通訊器裡傳來“哢嗒”一聲輕響——技術組已經用備用鑰匙打開了小區的側門,正貼著圍牆往王兵所在的3號樓移動。吳天雷推開車門,一股帶著露水濕氣的夜風撲麵而來,他下意識地緊了緊身上的黑色夾克,跟著隊員們一起,貓著腰融入了小區的陰影裡。

3號樓的單元門在樓的側麵,避開了保安亭的視線。技術組的小周正蹲在門禁前,手裡拿著一個巴掌大的***,屏幕上跳動著一行行代碼。幾秒鐘後,門禁發出“滴”的一聲輕響,綠燈亮起。小周做了個“OK”的手勢,側身讓開,讓抓捕組的隊員先上。

抓捕組一共五人,都是從市紀委和市公安局特警隊抽調的精英,穿著黑色的作訓服,腳踩軟底鞋,上樓時一點聲音都沒有。王兵家在6樓,他們沒有走電梯——電梯運行的聲音可能會驚醒住戶,而是選擇爬樓梯。每個人的手裡都握著一個戰術手電,光柱斜斜地照在台階上,隻夠看清腳下的路,不會驚動旁邊的住戶。

到了6樓,隊長老陳先貼在門上聽了聽,裡麵沒聲音。他對著隊員們比了個“三二一”的手勢,然後用隨身攜帶的便攜式***對準門鎖——這是省廳特製的工具,能在三秒內打開市麵上90%的防盜門。

“哢嗒。”

門鎖打開的聲音輕得像一片葉子落地。老陳慢慢推開房門,一股混合著煙草和洗衣液的味道從裡麵飄出來。他率先進入,手電的光柱瞬間鎖定主臥室的方向,其他隊員跟在後麵,呈扇形散開,一人守著客廳,一人檢查次臥,一人盯著衛生間,分工明確。

主臥室的門虛掩著,能看到裡麵的大床。老陳輕輕推開門,手電的光柱落在床上——王兵和他妻子正躺在床上熟睡,王兵的呼嚕聲很響,胸口隨著呼吸起伏。

“行動!”老陳壓低聲音喝令,聲音不大,卻像驚雷一樣在臥室裡炸開。

兩名隊員猛地撲到床邊,一人按住王兵的胳膊,一人按住他的腿,動作快得讓王兵根本來不及反應。王兵猛地驚醒,眼睛還沒睜開,就想掙紮,嘴裡吼著:“誰?乾什麼的!”

“彆動!市紀委辦案!”老陳拿出證件,亮在王兵麵前,紅色的封皮上“紀檢監察”四個金字在手電光下格外刺眼,“王兵,配合調查,跟我們走一趟。”

王兵的眼睛瞬間睜大了,瞳孔裡充滿了恐懼。他看清了隊員們的穿著,也看清了證件上的公章,原本掙紮的身體一下子軟了下來,渾身開始發抖,嘴唇哆嗦著,說不出一句話。他的妻子也被驚醒了,尖叫著坐起來,想撲過來,卻被女隊員小李攔住了。

“你是誰?為什麼抓我老公!”王兵的妻子哭著喊,頭發亂糟糟的,臉上還帶著睡痕。

“我們是市紀委的,正在依法執行公務,請你配合,不要妨礙我們。”小李的聲音很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你老公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需要接受審查。”

王兵這時候才緩過神來,他看著眼前的隊員,又看向妻子,突然想起了什麼,手猛地往床頭櫃伸去——那裡的抽屜裡,藏著一張趙天霸給他的銀行卡,裡麵有5萬塊錢,是當年幫著掩蓋李振國案的“好處費”。他想把卡藏起來,或者扔進旁邊的垃圾桶裡。

“手彆動!”按住他胳膊的隊員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他的手腕,用力按在床沿上。老陳走過去,拉開床頭櫃的抽屜,裡麵除了手機、錢包,還有一個信封,打開一看,裡麵果然有一張銀行卡和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感謝王隊幫忙,一點心意”——是趙天霸的筆跡。

“把東西收好,作為證據。”老陳把信封交給身後的書記員,然後對王兵說,“穿上衣服,快點,彆浪費時間。”

王兵的妻子還在哭,想跟王兵說話,被小李攔住了:“抱歉,現在不能接觸,有什麼事可以聯係市紀委的接待室。”小李拿出一張名片遞給她,上麵隻有一個座機號碼。

王兵哆哆嗦嗦地穿上衣服,褲子都穿反了,還是隊員提醒他才換過來。他不敢看妻子的眼睛,也不敢看隊員們,隻是低著頭,像個做錯事的孩子。老陳檢查了他身上有沒有攜帶危險物品,然後給了他一副手銬——不是那種明晃晃的金屬手銬,而是黑色的塑料約束帶,避免被外麵的人看到。

“走吧。”老陳推了王兵一把,讓他走在前麵。隊員們跟在後麵,小李最後一個離開臥室,輕輕帶上了門,仿佛什麼都沒發生過。

下樓的時候,正好遇到住在5樓的一位老太太,她起得早,準備去買菜。看到一群黑衣人押著王兵,老太太嚇了一跳,剛想開口問,老陳笑著說:“阿姨,我們是王所長的同事,他臨時有緊急任務,我們來接他。”老太太半信半疑地點點頭,看著他們匆匆下樓,沒敢多問。

到了小區外,王兵被押上第二輛商務車,坐在中間,兩邊各有一名隊員看著。吳天雷也上了車,坐在他對麵,手裡拿著平板,屏幕上是李振國案的現場照片。

“王兵,知道為什麼抓你嗎?”吳天雷的聲音很平靜,卻像一把刀,直插王兵的心臟。

王兵低著頭,不敢說話,隻是肩膀在不停地發抖。他知道,李振國的案子,終究還是藏不住了。

商務車緩緩駛離小區,彙入淩晨的國道。車窗外的景物飛快地後退,王兵看著窗外,心裡一片絕望——他原本以為,有馬文斌和趙天霸罩著,李振國的案子會永遠爛在肚子裡,他能安安穩穩地退休,沒想到,這一天還是來了。

早上七點,天已經亮了,太陽透過雲層,給淩源縣城鍍上了一層金色。縣交警大隊的辦公樓裡,開始熱鬨起來,同事們陸續來上班,打卡、打水、聊天,一切都和往常一樣。

車管所的小李是第一個發現不對勁的。他早上七點半到了辦公室,想跟王兵彙報昨天的車輛年檢情況,卻發現王兵的辦公室門沒鎖——王兵平時都是第一個到,而且出門一定會鎖門。小李推開門,裡麵空無一人,桌上放著一本沒看完的《車輛管理條例》,茶杯裡的水還是涼的,顯然昨晚就沒動過。

“王所呢?”小李問旁邊的同事老張。

老張搖搖頭:“不知道啊,我早上來的時候沒看到他,電話也沒人接。”

小李拿出手機,又給王兵打了個電話,還是沒人接。他心裡有點慌,王兵從來不會這樣,就算有事請假,也會提前跟他說。他走到交警大隊的值班室,問保安:“昨晚王所有沒有來單位?”

保安想了想:“沒有啊,昨天下午五點多就走了,沒再回來。”

小李的心裡更慌了,他想起昨天下午王兵的狀態——當時王兵坐在辦公室裡,手裡拿著手機,臉色很難看,還跟他說“最近彆惹事,尤其是彆跟天霸的人打交道”。當時他沒在意,現在想來,王兵那時候就知道要出事了。

九點多,消息開始在交警大隊裡傳開了。有人說“王所可能被紀委帶走了”,有人說“昨晚看到黑色的商務車在他家小區外轉悠”,還有人說“王所跟天霸的人有勾結,被人舉報了”。議論聲越來越大,連大隊長都被驚動了,他把小李叫到辦公室,問清楚情況後,皺著眉頭說:“彆瞎傳,我給馬局打個電話問問。”

大隊長給馬文斌打電話,沒人接。他又給縣委辦打電話,也沒人知道王兵的下落。整個交警大隊都籠罩在一種不安的氣氛裡,每個人都心不在焉,手裡的工作也做不下去——王兵是馬文斌的“心腹”,他出事了,會不會牽連到其他人?

消息傳到馬文斌耳朵裡,是上午十點。當時他正在縣公安局的會議室裡主持“夏季治安整治會議”,台下坐著各個科室的負責人,他手裡拿著一份講話稿,正講到“要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維護社會穩定”。

他的手機放在桌下,調的是震動模式。一開始震動時,他以為是垃圾短信,沒在意。直到第三次震動,他才偷偷拿出來看了一眼——是心腹老張發來的短信,隻有一句話:“王兵昨晚被市紀委的人抓走了,3號樓的保安看到了。”

“啪嗒!”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