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教授轉過身,看向蘇雲溪,眼神裡的審視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震驚和讚許。
這個姑娘的本事已經遠超他的想象。
他原本以為診脈已經是極高的考驗,可蘇雲溪的表現讓他意識到,這個姑娘的水平遠不止於此。
他突然生出一個念頭,想再考考她,看看她對經典和方劑的理解到底有多深。
“有個患者,平時總說怕冷,手腳摸起來都是涼的,這是明顯的陽虛症狀。
可同時他又總覺得口乾,心裡發煩,晚上還睡不著覺,這又是虛火的表現。
你說,這種情況,該用附子、肉桂來溫陽,還是用黃連、石膏來清熱?”
這話一出,教研室裡瞬間安靜下來。薑景明和劉老師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驚訝。
這個病例太特殊了,寒證和熱證同時出現,而且症狀還這麼矛盾,就算是他們這些有經驗的老師,也得琢磨半天才能確定治法,更彆說一個學生了。
蘇雲溪卻幾乎是片刻就知道了解決辦法,“趙教授,這個病例不是單純的寒證或熱證,而是《傷寒論》裡說的樞機不利,簡單說就是陰陽之氣在體內運行不暢,沒辦法順暢銜接,才會出現又寒又熱的情況。
我猜,這個患者的脈象應該是弦細的。
弦脈主少陽樞機不利,細脈主氣血不足,正好對應這種複雜的情況。”
她頓了頓,又接著說:“要找到陰陽失衡的根源,把它調回到平衡狀態。
這個病例的關鍵不是用猛藥去溫陽或者清熱,而是調和。
可以用小柴胡湯或者柴胡桂枝乾薑湯來加減,這兩種方子能疏通三焦,讓陰陽之氣重新順暢運行,等氣機通了,寒熱的症狀自然就會消失。”
蘇雲溪不僅能準確判斷病機,還能熟練引用經典,甚至連脈象都能推斷出來,簡直是把經典吃透了!
他忍不住點了點頭,“說得好!說得太對了!你沒有被表麵的寒熱症狀迷惑,而是抓住了樞機不利的根本,還能準確對應經典方劑,這才是真正懂了中醫的神,而不是隻學了皮毛的形!”
薑景明和劉老師也徹底服了,實在是蘇雲溪給他們的震撼太多。
她的臨床思維和對經典的理解,已經遠超同齡人,甚至比他們這些教了十幾年書的老師還要透徹。
王老師更是感慨道:“這要是我教的學生,我得高興得睡不著覺!”
可趙教授還沒停下,他迅速拋出一個難題:“我再問你一個。
有個患者,得了感冒,發燒、出汗、還怕風,這是典型的桂枝湯證。
但他本身有慢性肝炎,平時總覺得肋骨下麵脹疼,嘴裡發苦,這又是少陽證的表現。
這種又有表證又有裡證的情況,該怎麼治?”
這個問題比剛才更難,感冒需要解表,可患者有肝病,用解表藥很容易傷肝。
治肝病需要清少陽,可解表不及時,感冒又會加重,稍微把握不好,就會顧此失彼。
現在兩人之間已經完全是高手過招,薑景明等人也是看的緊張。
蘇雲溪卻依舊從容,她很快就有了答案:“趙教授,這個病例的關鍵是不能單打一。如果隻用桂枝湯來解表,桂枝是辛溫的,很可能會助長患者肝臟的熱氣,讓脅肋脹痛的症狀更嚴重。
如果隻用心治少陽,不管感冒,外麵的病邪就可能往裡麵傳,引發更嚴重的問題。”
她說著,走到桌前,拿起筆,在紙上快速寫下一個藥方。
然後解釋道:“這個方子是《傷寒論》裡的合方,把桂枝湯和小柴胡湯合在一起。
桂枝湯能解肌發表,調和營衛,治好感冒。
小柴胡湯能和解少陽,清泄肝熱,緩解肝炎的症狀。
這樣表裡一起治,兩者互不衝突,還能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