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林嵐送來的幾卡車藥品,痢疾治療的燃眉之急總算解了,可蘇雲溪卻沒鬆口氣。
她翻遍藥品清單,發現大多是複方新諾明、痢特靈這類常見西藥。
這些藥對付普通痢疾確實管用。
可災區情況特殊,不少老鄉和戰士體質虛弱,有的可能還對西藥過敏,直接用西藥風險太高。
單靠這些藥未必能應對所有情況。
她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得配點中藥輔助治療。
中醫裡治痢疾的方子多著呢,而且藥性溫和,適合體質弱的人。
蘇雲溪抱著這個想法找到醫療隊,剛把提議說出來,就招來了一片反對聲。
醫療隊裡不乏經驗豐富的軍醫。
他們承認這位蘇同誌的醫術確實厲害。
但是她說的這些根本就不現實。
國家向來對痢疾都是有相應的治療措施的。
現在她卻公然覺得他們現在的的治療措施不行,自然引起了有心之人的意見。
雖然說是沈曉和李偉作為隊長,但是能到野戰軍區當軍醫的人,哪個不是心高氣傲的。
跟何況這個醫療隊都是從各軍區抽調過來的人,難以管理。
尤其這些軍醫,都是正兒八經的軍醫學校醫學生出生,深受這個時代的影響,自然是篤定西醫的。
其中有幾個就對蘇雲溪的做法特彆有意見。
“蘇同誌,你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現在情況這麼緊急,西藥見效快,國家曆來治痢疾都是這套流程,哪用得著折騰中藥?”
“我們承認你之前配的外傷藥膏好用,可痢疾不一樣!這是傳染病,耽誤不起!中藥熬起來麻煩,見效又慢,萬一耽誤了治療,誰擔得起責任?”
蘇雲溪耐著性子解釋:“我不是說不用西藥,是想中西結合。有些老鄉對西藥過敏,還有老人孩子體質弱,西藥副作用大,配點中藥能減輕副作用,還能鞏固療效。”
“那也是少數情況,總不能為了少數人,耽誤大多數人的治療吧?再說了,說好聽點是調理,說難聽點就是慢郎中,真要是急性痢疾,等你草藥熬好,人都快不行了!”
這話一下子戳到了蘇雲溪的痛處。
她太清楚中醫這些年的處境了。
前些年特殊時期,中醫被當成封建迷信,不少老中醫被埋沒,古籍藥方毀的毀、丟的丟,差點就斷了傳承。
這些年形式好了起來,可西醫憑借見效快、流程規範,還是壓著中醫一頭。
不少人提起中醫,還是帶著偏見,覺得是不科學的東西。
蘇雲溪理解他們的想法,有些事情本就就不能一蹴而就。
“同誌,不能這麼說。而且中藥講究辨證施治,能根據每個人的體質調整藥方,副作用小,這是西藥比不了的。”
“辨證施治,說得倒好聽!”有人反駁。
“災區這麼多人,哪有時間給每個人辨證?西藥一顆藥下去,所有人都能用,多方便,你這中醫調理,純屬浪費時間!”
“可方便不代表安全。”蘇雲溪也提高了聲音。
“我們治病救人,不能隻圖方便,得對每個人的生命負責。”
醫療隊裡瞬間安靜下來,有人低頭沉思,有人還是一臉不服氣。
沈曉和李偉夾在中間,也很為難。
他們知道蘇雲溪說得有道理,可這些軍醫都是野戰軍區來的老資格,硬要反駁也不合適。
蘇雲溪看著眼前的僵局,心裡也有點累,她放緩了語氣:“我不是要否定西藥,也不是要大家都聽我的。
中醫和西醫各有各的好處,西藥見效快,適合緊急控製病情。中藥能調理體質,減少副作用,兩者結合不是更好嗎?
我們的目的都是救人,何必非要分個你高我低,抵製另一方呢?
要是真要論中醫的好處,我跟你們爭一年也說不完,可現在不是爭論的時候,救人要緊啊!”
這話讓不少人沉默了,可還是沒人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