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彆說是在明朝了,在任何時期都很常見。
陳文真正關心的點是這墩式碗還是洪武年間的物件,那年份價值還能多一些了。
“王老,這墩式碗我很喜歡,咱們就換一換?”陳文也不多說。
王老太監都把這壓箱底的東西拿出來了,自然也是願意交易的,便也點了點頭。
見狀,陳文鬆了口氣,主動把首飾盒遞給了王老太監。
後者倒也是個講究人,同樣把裝著墩式碗的小木盒遞向陳文。
兩人各取所需,當陳文拿到小木盒時,腦海中也出現了交易完成的信息。
妥了!
陳文心裡暗喜,收好小木盒,知道距離停留時間還有個十分鐘左右,便道:“王老,我最多還有個一刻鐘不到就會離開這裡,到時候您一看就知我不會被人發現的。”
王老太監聽到這話明顯也有些好奇:“莫非你還會什麼飛天遁地的法術不成?”
陳文笑了笑:“姑且算是吧,但我可不是什麼神仙中人。”
王老太監倒是一把年紀了,還服侍過朱元璋,也算是見過大世麵的人,可能心底對陳文有些驚詫,卻也沒有深究的想法。
陳文則好奇地問:“王老,您後麵是準備用這對耳墜做些什麼?”
王老太監重新在交椅上躺下,說著:“看有沒有機會獻給哪位娘娘,求個讓我出宮的恩典。”
果然。
這王老太監還是想要出宮去,畢竟他現在在這後宮中也沒有什麼職務,就天天這麼躺著等死是有些太過孤獨了。
而想要出宮,多半是在外麵還有家人在?
陳文也直接問:“您在宮外可還有親戚?”
王老太監點點頭:“有個弟弟,就住在應天府外,生了幾個孫子孫女了,咱家要是能出去,倒也不愁沒人給咱家養老送終。”
陳文應道:“挺好。”
對於太監來說,到老後的念想無非要麼是認個乾兒子乾孫子什麼的,死後有份香火,要麼就是有個侄兒侄孫,求的也是一份香火。
或許香火什麼的對於現代人來說覺得是虛無縹緲的事情,但在古代多數人還是很在乎這些的。
至少在古代不信陰司地獄的人還是不多的。
“對了。”陳文又想起什麼,問:“您在這宮中多年,認識的人應該不少吧?不知道您知不知道一個姓陳的宮女?”
雖說陳文知道王老太監知道陳家女的可能性不大,但問一問也沒什麼所謂,萬一對方知道呢?
隻可惜,這幾率確實太小了,王老太監笑了笑:“這後宮裡宮女不知凡幾,姓陳的也不少,我如何能知?你要說是有個位份的,我或許還能知道。”
陳文雖有所預料,但聞言還是心裡暗歎,想著也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再見那位自己的老祖宗陳家女了。
畢竟陳文不能控製自己夢回古代的時間和地點,那能不能再次見到陳家女就真是要看運氣了。
如此,陳文也就不再多問,趁著還有點時間,乾脆問著:“王老,您服侍過太祖爺,能和我說說太祖爺長什麼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