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點三十分,寧方遠的專車準時駛入省委大院。他整理了一下深藍色西裝領帶,剛走進一號樓大廳,就看見沙瑞金正在電梯口與田國富交談。
"寧省長來了。"沙瑞金微笑著伸出手,"聽說你這兩天在熟悉漢東情況,有什麼感受?"
寧方遠快步上前握住沙瑞金的手:"沙書記好。漢東的經濟發展基礎很好,特彆是京州市的產業布局很有特色。"
田國富插話道:"寧省長之前在魔都抓國資改革很有成效,這次來漢東正好可以幫我們把把脈。"
"田書記過獎了。"寧方遠謙虛地說,"我剛來漢東,還要多向各位老同誌學習。"
三人寒暄著走進電梯。沙瑞金問道:"寧省長在魔都時,對乾部考核有什麼特彆的做法?"
"我們實行的是"三考一評"。"寧方遠目光平靜,"考德、考能、考績,再加上群眾評議。不過各地情況不同,還需要因地製宜。"
電梯到達九樓時,田國富意味深長地說:"這套辦法很科學,值得學習。"
常委會會議室裡,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深紅色的會議桌上。寧方遠在劉省長右側落座,發現斜對麵的高育良正在仔細擦拭眼鏡。
"同誌們,現在開會。"沙瑞金環視會場,"首先傳達中央關於乾部隊伍建設的最新指示精神。"
當沙瑞金念到"要嚴把乾部選拔任用關"時,李達康的鋼筆在筆記本上重重劃了一道線。
"結合漢東實際,我提議暫時凍結乾部晉升名單。"沙瑞金合上文件,"特彆是廳級以上乾部的提拔,必須從嚴把關。"
會議室裡的空氣瞬間凝固。田國富第一個打破沉默:"我完全讚成沙書記的意見。有些乾部提拔過快,群眾反映強烈。比如省公安廳的祁同偉同誌,據我所知,這位同誌的風評很不好,現在又要提副省,我認為這個是不是有待商榷?"
高育良摘下眼鏡,鏡片後的目光驟然銳利:"田書記這話有失偏頗。乾部任用雖然講究德才兼備,但不能以風評作為考核標準吧。祁同偉同誌在公安戰線工作二十餘年,打黑除惡成績有目共睹。去年破獲的"5·12"特大販毒案,受到公安部通報表揚。這樣的乾部不提拔,提拔什麼樣的乾部?"
李達康放下鋼筆,語氣尖銳:"高書記,我不同意您的看法。乾部提拔既要看能力,更要看品德。我收到不少舉報,反映祁同偉同誌與山水集團的高小琴來往密切,經常出入高檔會所。"
"達康同誌!"高育良猛地提高了下聲音,"你這是道聽途說!有確鑿證據嗎?沒有證據就隨意指責一個廳級乾部,這是要負責任的!"
田國富冷笑一聲:"育良同誌這麼激動乾什麼?達康同誌隻是轉述群眾反映。既然問心無愧,組織調查清楚不就好了?"
"調查?"高育良轉向沙瑞金,"沙書記,我認為這種無端指控會嚴重挫傷乾部積極性。祁同偉同誌為漢東治安做出這麼大貢獻,現在卻要因為一些捕風捉影的舉報接受調查,這讓其他乾部怎麼看?"
會議室裡的火藥味越來越濃。沙瑞金輕輕敲了敲茶杯:"同誌們冷靜。寧省長,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所有目光瞬間聚焦到寧方遠身上。他緩緩放下茶杯:"我剛到漢東,對具體情況不了解。不過..."他看了眼劉省長,"既然有爭議,不妨先凍結乾部晉升,進行全麵考察。是金子總會發光。"
劉省長微微頷首:"我讚同方遠同誌的意見。乾部提拔要慎重,既然有不同意見,可以再觀察一段時間。"
高育良立即反駁:"劉省長,這種處理方式對祁同偉同誌不公平。他的提拔程序完全合規,常委會之前已經通過了組織部的考察。現在突然叫停,外界會怎麼解讀?"
李達康針鋒相對:"高書記,程序合規不等於就一定要提拔。中央三令五申要防止乾部"帶病提拔",我們謹慎一些有什麼錯?"
"好了。"沙瑞金抬手示意,"既然意見分歧較大,那就舉手表決吧。同意凍結乾部晉升名單的請舉手。"
沙瑞金率先舉起右手,田國富、李達康立刻響應。吳春林猶豫片刻也舉起手。當劉省長緩緩抬手時,高育良的臉色變得難看。
寧方遠最後一個舉手,與高育良的目光在空中短暫相接。他看見對方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情緒。
"好,決議通過。"沙瑞金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什麼,"接下來討論光明峰項目..."
會議進行到中午十二點才結束。寧方遠收拾文件時,聽見高育良對沙瑞金說:"書記,關於乾部凍結的具體細則..."
"下午讓組織部拿個方案。"沙瑞金轉向寧方遠,"寧省長有空也參與一下?"
"好的。"寧方遠點頭,餘光瞥見高育良離去的背影略顯僵硬。
走廊上,李達康快步追上寧方遠:"寧省長,有空去京州調研指導工作啊。特彆是光明峰項目,需要您這樣的經濟專家把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