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點三十分,省政府一號會議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做最後的準備工作。寧方遠的秘書陳明偉仔細檢查著每個座位前的材料是否齊全,不時抬頭看向門口。
"陳處長,茶水都準備好了。"一位工作人員輕聲彙報。
陳明偉點點頭:"好,寧省長馬上就到,大家各就各位吧。"
話音剛落,寧方遠便大步走進會議室。他今天穿著一件深藍色西裝,內搭淺灰色襯衫,整個人顯得精神而乾練。但陳明偉注意到,寧方遠的眉宇間帶著一絲疲憊,顯然昨晚又工作到很晚。
"都到齊了嗎?"寧方遠在主席位置坐下,問道。
"財政局的王局長、發改委的趙主任、工信廳的錢廳長都已經到了,科技廳的李廳長路上堵車,說會晚到十分鐘。"陳明偉迅速彙報。
寧方遠微微頷首,翻開麵前的文件夾:"不等了,我們準時開始。"
會議室立刻安靜下來,各部門負責人紛紛打開筆記本,準備記錄。寧方遠環視一圈,目光如炬。
"各位,今天這個會,是要解決漢東經濟發展的根本性問題。"寧方遠的聲音不大,卻字字鏗鏘,"過去十年,我們太依賴房地產了。去年房地產對GDP的貢獻率達到了43%,這正常嗎?健康嗎?"
發改委趙主任推了推眼鏡,欲言又止。財政局的王局長則低頭看著手中的數據,眉頭緊鎖。
寧方遠點擊遙控器,投影幕布上顯示出幾組對比數據:"看看我們的鄰居漢江省,房地產占比隻有28%,但高新技術產業占比是我們的兩倍。再看看我們漢東,傳統製造業持續萎縮,新興產業發育不良。這種經濟結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科技廳的李廳長此時悄悄推門進來,輕手輕腳地找了個位置坐下。寧方遠看了他一眼,繼續道:"我昨天調研了一天,感觸很深。漢東不是沒有好企業,不是沒有人才,而是我們的政策導向、營商環境還需要大幅改進。"
他示意工作人員分發一份新文件:"這是我擬定的《漢東省經濟轉型三年行動計劃》草案,核心是三個"一批":培育一批獨角獸企業、扶持一批技術創業者、改造一批傳統產業。"
工信廳錢廳長仔細翻閱著文件,忍不住插話:"寧省長,這個目標很鼓舞人心,但實際操作中可能會遇到不少阻力。比如傳統產業改造,涉及到大量職工安置問題..."
"正因如此,我們才要未雨綢繆。"寧方遠接過話茬,"錢廳長提到職工安置,這確實是個關鍵問題。我昨天去了漢東重型機械廠,他們通過技術培訓和轉崗,成功保留了200多個崗位。這種經驗值得推廣。"
財政局的王局長清了清嗓子:"寧省長,我擔心的是財政收入問題。房地產相關稅收占了我們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如果突然刹車..."
"不是突然刹車,而是逐步轉型。"寧方遠早有準備,"王局長的擔憂我很理解,所以方案中設計了過渡期和補償機製。另外,新興產業成長起來後,稅收貢獻不會比房地產差,而且更可持續。"
會議進行了近兩個小時,寧方遠耐心聽取了各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對方案進行了多處微調。最終,他總結道:"好,就這麼定了。發改委牽頭,一周內完善方案細節,我要看到可操作、可量化的具體措施。散會。"
眾人陸續離開後,陳明偉上前低聲彙報:"寧省長,紀委第三監察室的彭主任已經到了,在小會議室等您。"
寧方遠點點頭:"讓他再等十分鐘。明偉,給我泡杯濃茶。"
十分鐘後,寧方遠走進小會議室。紀委第三監察室主任彭東來立刻站起身。他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人,身材精瘦,眼神銳利,一看就是長期在一線辦案的乾部。
"坐吧,彭主任。"寧方遠在主位坐下,"調查有進展了?"
彭東來打開公文包,取出一份加密文件:"寧省長,經過我們這段時間的調查,已經掌握了漢東油氣集團與惠龍集團之間幾筆異常資金往來的確鑿證據。"
寧方遠接過文件,仔細翻閱。文件顯示,過去三年間,漢東油氣集團通過虛增工程款、虛假貿易等方式,向惠龍集團轉移資金累計達3.7億元,涉嫌嚴重侵吞國有資產。
"證據鏈完整嗎?"寧方遠頭也不抬地問道。
"非常完整。"彭東來語氣堅定,"我們調取了銀行流水、合同文本、財務憑證,還秘密約談了幾位知情人士。所有證據都指向同一個方向——漢東油氣集團董事長劉新建涉嫌濫用職權,為特定關係人謀取利益。"
寧方遠合上文件,沉思片刻:"劉新建的背景你們了解嗎?"
"了解過。"彭東來壓低聲音,"他是前任省委趙書記提拔起來的乾部,在漢東油氣集團經營多年,關係網很深。"
寧方遠輕輕敲擊著桌麵,節奏緩慢而有力:"這樣,你們繼續秘密調查,不要打草驚蛇。我會向省委彙報,建議先把劉新建調離現職,然後再正式立案調查。"
彭東來略顯猶豫:"寧省長,如果調離的話,會不會給他時間銷毀證據..."
"調離不等於放任。"寧方遠目光如炬,"可以以乾部交流的名義,安排他去省委黨校學習。期間限製其行動自由,但不引起外界過多猜測。明白我的意思嗎?"
彭東來恍然大悟:"明白了,寧省長考慮得很周全。"
"還有,"寧方遠補充道,"惠龍集團那邊也要盯緊,特彆是其實際控製人趙瑞龍的動向。這個人不簡單,背後可能牽扯更複雜的利益網絡。"
彭東來點點頭,將這一指示記在筆記本上。
談話結束後,寧方遠獨自站在窗前,望著省政府大院裡的梧桐樹。秋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什麼。陳明偉輕輕推門進來:"寧省長,已經中午了,您要不要先用午餐?"
寧方遠沒有回頭,"明偉,你覺得漢東現在最缺的是什麼?"
陳明偉愣了一下,謹慎地回答:"這個...我覺得最缺的是發展新動能?"
寧方遠轉過身,臉上露出一絲疲憊的微笑:"是勇氣啊。改革的勇氣,打破利益固化的勇氣,直麵問題的勇氣。"
他走回辦公桌前,拿起那份加密文件:"有時候,反腐和經濟轉型是一枚硬幣的兩麵。不把蛀蟲挖出來,再好的經濟政策也會被扭曲、被截留。"
陳明偉默默點頭,不敢多言。作為秘書,他深知這個話題的敏感性。
寧方遠搖了搖頭:"對了,明天還有什麼行程?"
"上午十點有個招商引資座談會,下午三點要聽取環保工作彙報。"陳明偉迅速回答,又提醒道:"寧省長,您昨晚隻睡了四個小時,今天中午無論如何要休息一下。"
寧方遠擺擺手:"知道了。你先去吃飯吧,我把這份文件再看一遍就去。"
陳明偉欲言又止,最終還是輕輕帶上門離開了。他知道,當寧方遠決定做什麼事時,很少有人能改變他的主意。
辦公室裡,寧方遠再次翻開那份調查文件,目光落在劉新建的照片上。照片中的男人五十歲左右,方臉濃眉,一副精明強乾的模樣。
寧方遠又想起上午經濟轉型會議上各廳局長的反應。財政局的擔憂、工信廳的顧慮、科技廳的遲疑...所有這些,都反映出改革麵臨的阻力有多大。而漢東油氣集團的調查,很可能會觸動一張更為龐大的利益網絡。
"必須穩紮穩打..."寧方遠輕聲自語。他深知,在漢東這樣的政治生態中,貿然出擊很可能導致滿盤皆輸。既要堅持原則,又要講究策略,這是他在官場多年總結出的生存智慧。
窗外,一片梧桐葉隨風飄落,正好落在窗台上。寧方遠伸手拾起,葉片已經泛黃,但脈絡依然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