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點,五輛貼著"環保執法"標誌的公務車悄然駛入呂州月牙湖畔。易學習坐在頭車的副駕駛位置,手裡攥著一遝封條,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易組長,前麵就是美食城了。"司機小聲提醒。
易學習抬眼望去。晨霧中的美食城如同一頭沉睡的巨獸,霓虹招牌已經熄滅,但昨夜的喧囂似乎還殘留在空氣中。這裡曾是呂州最繁華的餐飲娛樂中心,如今卻成了環保督察的頭號目標。
"按計劃行動。"易學習推門下車,清晨的涼風讓他打了個寒顫,"一組封正門,二組封後廚,三組負責查賬。"
二十餘名執法人員迅速分散開來。易學習親自帶人走向正門,鐵鏈鎖在晨光中泛著冷光。他示意隨行的開鎖專家上前,自己則環顧四周——已經有早起的小販和晨練的市民駐足觀望,有人掏出手機開始拍攝。
"哢嚓"一聲,鎖開了。易學習推門而入,撲麵而來的是隔夜的油煙味和酒精氣息。大廳裡杯盤狼藉,顯然昨晚的營業剛剛結束不久。
"貼封條,所有出入口。"易學習下令,"廚房設備全部拍照取證。"
正當執法人員忙碌時,門外突然傳來嘈雜聲。一個穿著睡衣的中年男子衝了進來,身後跟著幾個睡眼惺忪的店員。
"你們乾什麼!誰讓你們進來的!"男子紅著眼睛吼道,"我是這兒的經理!"
易學習亮出執法證:"省環保督察組。月牙湖美食城涉嫌嚴重汙染環境,現依法予以查封。"
"查封?"經理的聲音陡然提高,"你知道這店是誰的嗎?趙..."
"我不管是誰的。"易學習強硬地打斷他,"今天就是天王老子的店也得封!"
話音剛落,門外聚集的人越來越多。有穿著廚師服的員工,有周邊商鋪的老板,還有聞訊趕來的市民。不知誰喊了一句"他們要拆美食城",人群頓時騷動起來。
"不能拆!我們靠這吃飯呢!"
"我全家的積蓄都投在這鋪子裡!"
"環保環保,就知道環保,老百姓還活不活了!"
易學習看著群情激憤的人群,額頭滲出冷汗。情況比他預想的棘手——美食城周邊有幾十家小商鋪,上百人靠此謀生。如果強行推進,很可能引發群體事件。
"大家靜一靜!"易學習突然跳到一張桌子上,高聲喊道,"我們不是來拆店的,是環保整改!"
人群的喧囂稍微平息了些。易學習趁機繼續解釋:"隻是暫時停業整頓,達標後可以繼續營業。政府還會提供環保改造補貼..."
這個臨時的政策補充顯然起了作用。有人小聲議論起來:"整改還行...""有補貼就好..."
趁此機會,易學習迅速指揮人員貼完封條,並讓當地街道辦的工作人員登記受影響商戶信息。離開時,他回頭看了眼被貼上封條的美食城大門,心中五味雜陳——這隻是開始,真正的風暴還在後麵。
當天下午,省紀委調查組的同誌抵達呂州市檔案館。帶隊的王處長是田國富的親信,此行目的明確——查清當年美食城項目的審批過程,特彆是高育良的決策依據。
"王處,這是您要的檔案。"檔案館負責人推來一車文件,"2012年市委常委會記錄、環保局初審意見、規劃局批複...全在這兒了。"
王處長戴上白手套,仔細翻閱起來。隨著閱讀深入,他的眉頭越皺越緊——所有文件都合規合矩,環保局確實提出過反對意見,但市委常委會集體決議最終通過了項目,理由是"促進就業和經濟發展"。高育良作為市委書記,隻是履行了正常程序,沒有任何明顯違規之處。
"奇怪..."王處長喃喃自語,"怎麼連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
年輕組員小劉湊過來:"王處,要不要查查當時反對項目的環保局長後來怎麼樣了?"
王處長眼睛一亮:"對!查人事檔案!"
然而人事檔案顯示,那位環保局長是正常退休,退休前還提了一級待遇。這完全不符合"打擊報複"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