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號位麵,酒店
榮軒打開筆記本,連接酒店ifi,點開瀏覽器搜索框,他要搜些資料。
在副會長走後,榮軒第一時間就把手機和筆記本等私人物品打包好,然後一個‘點點打車’就跑到了市區另一條商業街的酒店辦理了入住。
榮軒的想法是先在酒店應付幾天,把事情忙完了再找房子。
如果酒店住著不錯那一直住酒店也行。
反正銀行卡存款五位數,下個月說不定還能到賬六位數,隻要不買房子基本上可以說是財富自由了,所以原身在出租屋裡添的那些小物件不要也罷,不差那點錢。
榮軒是真不想冒著副會長可能會殺個回馬槍的風險再回那房子了。
誰愛去誰去,反正榮軒本人不去。
酒店入住倒也順利,隻是在前台辦理入住手續時,有位身著職業裝的女性從樓上衝了下來,風風火火的。
隻見這名女性把房卡匆忙扔給前台後,就一邊對著手機喊著“抱歉社長我睡過頭了,我馬上就到。”這種職場牛馬台詞,一邊‘噔噔噔’向門外跑去。
然後不出意外,‘砰’的一聲,撞酒店玻璃門上了。
前台小姐姐趕緊過去把人家扶了起來,榮軒自己也幫人家把摔地上的手機撿起來還給人家。
雖然收獲了兩句‘謝謝’,但榮軒本人為那位職場女士默哀。
不為彆的,她那手機摔得老慘了,綠線都給摔出來了,屏也碎了。
唉,職場關係真是可怕,上司一個電話就得火急火燎趕過去,也不知道她上司給不給她報銷修手機的費用。
希望那位女士好運吧。
酒店順利入住後,剛準備躺下來歇會兒的榮軒突然發現,自己腦海麵板左上角竟然再次出現了紅點點。
這讓榮軒驚訝不已,這次好快,是有什麼規律嗎?榮軒嘗試歸納總結:
第一次出現是在還完銀行貸款後;
第二次出現是接完前房東的電話後;
第三次出現應該是從原房間搬走後。
等等,如果沒有副會長的“登門造訪”,那按自己性格大概率會慢慢搬,那就不會這麼快了。
原來如此,榮軒自己給自己找好了理由。
點開【相關身份已解鎖33)】檔案,榮軒美美躺在床上閱讀。
但僅看了兩行後,榮軒就猛地從床上坐起。
不行,得去查資料,用手機查網頁太麻煩,得用筆記本。
把筆記本從包中取出,榮軒打開瀏覽器搜索,一邊搜一邊對比自己腦海中麵板所給的線索。
不是這個,也不是這個,嗯,應該是這個——省第三福利院。
千度千科明確標出:省第一福利院主要服務對象是老人;省第二福利院主要服務對象是殘疾人;
省第三福利院主要服務對象是沒有監護人的孩子,用更殘酷的專業名詞描述:【孤兒院】。
榮軒看著這個搜索結果愣了好久,不會吧,原身是領養的?不是原身父母親生的?
這個消息有點過於勁爆了。
關於如何麵對原身的父母,榮軒先前的打算是通過拖時間來為‘自己’的變化打掩護,雖然這對原身的父母很‘殘忍’,但人總是自私的,榮軒不想一直活在原身的陰影裡,就隻能這麼做了。
但前房東的那通電話打亂了榮軒的計劃。
原身父母一直在給原身交房租,這說明ta們一直關注著自己,這對‘榮軒‘’這個外來者來講絕不是一個好消息。
隻不過現在情況不同了,榮軒攥緊了拳頭,比先前多了太多太多回轉的餘地。
暫時壓製住情緒,榮軒繼續往下翻網頁。
網頁中詳細介紹了這家福利院的組織架構、曆史沿革、收養政策以及領養政策等等。
若有符合條件的人家願意領養,那福利院會協同官方和領養人走流程,就比如原身的父母。
如若孩子一直沒人領養這才是福利院大多數孩童的現狀),那福利院會負責監護到18歲,期間會安排孩子們上社區學校,完成義務教育,提供勤工助學崗位……
至於孩子年滿離院後該如何發展,就全看孩子自己的能力了,成年人了,能對自己負責了。
離院後有混的好的,那院裡會點名表揚,還會把照片貼上去,這是咱院裡出來的傑出人才,值得表彰;
有混的差的,院裡也多少會給點幫襯,大不了回福利院,工資雖少但管吃管住,把一生都奉獻給福利院也未嘗不可,但福利院本身還是希望大家能勇敢走出去的。
福利院是【幸運與不幸】的集合體,是溫床,也是沼澤,但最終會將所留之人全部同化……
“抽空去一趟吧。”榮軒點擊官網上的捐贈,小捐了二百,拿到了電子通行證。
福利院共有兩種探訪方式:一種是免費報名,然後在規定時間內跟團隊一起慰問;另一種是小捐一筆,能拿到電子通行證,可以隨時隨地以個人身份進行慰問,還會有專人一對一接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至於為什麼要去?原身過不去心裡的那道坎,但榮軒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