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手下消息後,坐鎮京師的常遇春這才知道,陛下竟然來北京了。
自己才剛進駐北京沒一會兒,陛下就來了,隻能說,不愧是陛下。
雖然沒有提前收到消息,但常遇春沒有驚訝,因為他知道陛下得天道之眷顧,藍光一閃,就可以隨心瞬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隻是陛下去的是明帝陵,這讓常遇春有點糾結,自己要不要趕過去。
算了,先趕過去再說,如果陛下不想自己陪著,自己圓潤滾就是了。
帶領衛隊趕到明帝陵,常遇春讓衛隊嚴密防衛,自己則進去找陛下。
沿路找,常將軍終於在裕陵旁邊看到了陛下。
裕陵?常將軍不是很靈活的腦袋瘋狂運轉,沒記錯的話,這位是明英宗的陵墓,就是土木堡之變的那位。
嘶,常遇春扭頭就想跑,咋這不順,非得在裕陵旁邊見陛下。
然而,想跑的常遇春被似笑非笑的老朱叫住了,想跑?咱同意了嗎?
常遇春哭喪個臉挪到了老朱跟前,恭恭敬敬行禮,動作是一等一的標準,臉色嘛,那是一等一的欲哭無淚。
朱元璋過去就是一腳,常遇春則嘿嘿一笑,妥了,陛下能踹我,說明沒事,不用跨個小貓批臉演戲了。
或許常遇春是老朱身邊的,唯一一個可以開點‘小玩笑’的‘朋友’吧。
其餘的,有一個算一個,見老朱都顫顫巍巍,生怕有一點不合禮數。
“走,陪咱去北京城逛逛。”老朱大跨步向明帝陵外走去。
本來跪著的常遇春一個軲轆就翻起了身,跟在了老朱屁股後邊。
陛下想逛北京城,那就逛,這明帝陵真沒啥好看的,埋著的皇帝是一個比一個極品,當然,這話隻能心裡想想,常將軍可不會說出口滴。
至於安全問題,完全不需要擔心,陛下得天道之眷顧,萬軍叢中都可毫發無傷,刺客?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過來送菜的。
出了明帝陵,常遇春給衛隊甩了下手,意思是不用跟,繼續守這裡。
不管怎麼樣,這裡都是明帝陵,舊明王朝最後的臉麵,得好好守著,不能進賊人,之後再加派一隊衛隊吧,常遇春思量著。
而走在路上的朱元璋,看著周圍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色,不禁想起了南宋詩人辛棄疾的詞,‘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儘長江滾滾流。’
明初亦或是清末,景色依舊是這樣的景色,千百年來未曾變化。
唐宋元明清,如果社會本質依舊是農業社會,恐怕這樣的循環還會一直持續下去,思想教育,工業化,老朱攥緊了拳頭,這兩者,必須推進。
一帝王一將軍,就這麼安安靜靜地走著,各想各職務範圍內的事。
老朱有係統加持,常將軍用過治療液,又修過煉體功法,身體倍棒,兩人看起來像走,但速度奇快,唰唰的,奔逸絕塵。
走了不知道多久,朱元璋依舊在沉思,常將軍早已歸心,專心陪同陛下,而且,馬上就要進城了。
滿清走的輕快,拍拍屁股就走人,帶走了皇親國戚和大量財富。
但在京城內留下的百姓,生活異常貧苦,與太平天國的戰爭,處處要花錢,這錢豪紳能出嗎?能出,但隻能出一點點。
絕大部分大頭還是分擔在百姓頭上的,稅收嚴苛,老天爺賞臉,勉強混個溫飽,老天爺不賞臉,小農經濟直接崩潰,淪落為流民。
更何況,當新明快打進來的時候,清廷還縱兵搶掠一番,才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