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克裡米亞打得正歡的歐洲各國,得知英國遠洋海軍全軍覆沒,就如同一顆驚雷,炸亂了整個歐洲局勢。
這次,咱們從東往西說。
俄國:天降喜事,人逢喜事biu倍爽。
你丫的不是拒絕和談嗎?來啊,繼續打,本來都看不到戰爭勝利希望了,現在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土耳其:英哥,這真的假的,您那無敵艦隊……
英哥,法哥,彆撤軍好嗎,咱再和俄哥談談,停戰條約都可以商量。
法國:嘶,英國重創了?那這戰爭還打個屁。
在戰爭開始的那一刻,法國打破孤立的目的就達到了,現在之所以還在打,是因為英國強勢,法國想儘量和世界霸主一個態度。
反正戰火燒不到法國領土上,跟著英哥打就打了,花點錢出點兵的事,能和英哥打好交道,有助於法國的未來嘛。
但現在,恐怖的英國海軍折損嚴重?近期威脅不太到法國本土了?
你要嘮這個,法國可不困了,來,小英,過來一下,法哥我有話講。
這個戰爭啊,法哥我回家仔細算了下賬,財政虧空屬實有點嚴重,士兵們啊,也很想家,民眾意思啊,也統計出來了。
說是不願意讓我法國的大好兒郎,客死異鄉,感覺還是談談停戰吧。
小英,你覺得呢。
英國:此時的英國外交部,壓力山大,國內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內閣都出現了鬥毆現象,互相推諉責任,民眾的抗議如潮水,社會動蕩不安。
但越是危急時刻,就越是考驗一個國家的抗壓能力。
那些失態的閣臣不用管了,外交部要努力自救,自己想解決辦法。
首先,克裡米亞戰爭絕對不能停戰,英國外交部太了解歐洲的這些鄰居們了,隻要那邊停戰,他們扭頭就會把主意打在虛弱的英國身上。
這事在曆史上,英國也沒少乾,誰虛弱了就咬誰一口,大英發家史。
尤其是法國,曆史上就打過百年戰爭,也是前後態度轉變最誇張的。d,英國有龐大海軍的時候,法國恨不得跪地上舔自己鞋子,現在英國隻是一次小小的失利,法國就和原地那啥一樣,教起英國做事了。
不行,不能生氣,忍住,能屈能伸,方為丈夫,必須穩住法國,給大英爭取寶貴的恢複時間。
英國代表放下了與生俱來的倨傲,開始和善地與法國和土耳其講述利害,這仗不能停,還得繼續打,繼續打也符合你們兩國的利益。
俄國對領土太貪婪了,如果不趁這次機會,狠狠削弱俄國,讓俄國得以喘息恢複,那第十次,第十一次俄土戰爭,絕對無法避免。
土耳其代表默默聽著點頭,心裡也哀歎,你說的這些我都清楚,主要是怕你倆撤軍,英哥意思是不撤軍,挺好,可法哥……
法國擺擺手,天塌了有個高頂著,法俄之間還有普魯士和奧地利,普奧剛和俄羅斯鬨僵,等俄羅斯把這倆都收拾了,法國再考慮出兵吧。
法國一番話,差點沒把英國氣死。
俄國瘋狂西擴,對你法國有啥好處?
沒好處,壞處一堆。
土耳其作為盟友,有什麼對不住你的地方嗎?
之前可能有,現在沒有了。
抗擊俄羅斯,對你法國國際聲譽難道沒有提升嗎?
有很大提升,最近法國正義之名,享譽歐洲。
那你還要退兵?
對。
為啥!!!?英國代表幾乎是暴怒地喊出來的。
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