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足有四萬戰兵,數萬輔兵,在寬敞的大道上行軍,隊伍綿延數十裡,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儘頭。
往往前軍出發了一日,到達下一個地點紮營休整,還有一批軍隊仍在前一日駐紮地沒出發。
身處如此威勢浩蕩的軍伍中,每個人心中都有種強烈的安全感。
唯獨盧植、宗員等敗將心裡不踏實,以及護軍司馬傅燮憂心忡忡。
傅燮出身北地傅氏,身長八尺,麵有威容,師從太尉劉寬,舉孝廉出身。
黃巾起義時,他剛好在雒陽為官,便被任命為護軍司馬,與左中郎將皇甫嵩一起征討黃巾軍,出征前,傅燮上疏皇帝劉宏勸其遠離奸佞,因此被中常侍趙忠嫉恨。
出征後,傅燮屢立戰功,特彆是在兗州東郡倉亭之戰中,傅燮所部斬黃巾軍渠帥卜巳、張伯、梁仲寧三人,位居首功。
立下如此大功,傅燮理應封侯,至少也要升官,但趙忠從中作梗,誣陷傅燮,劉宏“猶識燮言”,於是不加問罪,但也不封賞,讓他跟著皇甫嵩繼續征討冀州黃巾。
傅燮對高官厚祿不渴求,所以也沒什麼不滿心理,隻是來了冀州後,他內心非常不安。
因為“中黃太一降世”的傳說在冀州傳得沸沸揚揚,上至各地郡守、世家族長,下至尋常大頭兵,都聽說了黃巾軍有仙神庇護的傳言。
如果僅僅是這樣還不足以讓傅燮擔憂,世上妄稱仙神的賊子多了,最後不都證明是假的嗎?
關鍵是廣宗黃巾軍的行為非常反常。
他們明明有五萬多精銳,加上下曲陽張寶部共有十萬人馬,卻隻出兵拿下巨鹿郡,對地盤不渴望,不慌不忙,好整以暇。
就好像是他們專門在等漢軍去廣宗與他們陣戰,硬碰硬。
這次行軍更加堅定了傅燮的判斷:數萬漢軍從列人出發征討廣宗,動靜極大,可一路行來隻見到零星的黃巾遊騎,遊騎遠遠地跟著他們,沒有做出任何攻擊的舉動,眼神中滿是不屑。
傅燮抑製住不安情緒,騎馬來到盧植和宗員身邊。
“盧公,宗將軍。”傅燮拱手一禮。
二人回禮,盧植看他麵有愁容,問道:“南容可是在憂慮接下來的一戰?”
傅燮點頭,“能否請盧公和宗將軍再為我細細講述那日黃天神降世的場景。”
宗員出聲道:“我來說吧……”
他將上一次廣宗之戰的全部過程詳細說明白,歎息:“不瞞南容,我與盧公很不看好這一戰,凡是作戰,須知己知彼,我軍對黃天神一無所知,連應對方法都沒有……”
傅燮緊緊皺眉,“宗將軍確信自己看到的是神而不是障眼法嗎?”
宗員忍不住笑出聲:“若有一障眼法可以騙過戰場上數萬人,那它就是真正的仙法,而且我雖老朽,卻不目盲,如何能看錯?”
傅燮緊接著問出了他最疑惑的一點:“既然您覺得那是仙神,還是與黃巾軍親近的神,為何您和盧公能安然逃脫呢?”
盧植和宗員是當時漢庭在冀州地位最高的領軍將帥,一旦他們被抓被殺,天下立時震動,漢庭威嚴搖搖欲墜,野心家並起,更有利於黃巾軍趁亂站穩腳跟。
可是那尊“神”,偏偏就眼睜睜看著盧植等人逃離。
難道是力有不逮嗎?
再結合盧植、宗員等人的訴說,他們都沒親眼看到神靈出手,所以皇甫嵩、傅燮、董卓、曹操等人順理成章地推斷“黃天神”根本沒有神的偉力!
宗員啞然。
這也是他和盧植分外疑惑的一點。
神,為何要放走他們?
是沒有能力抓住、誅殺他們嗎?
盧植咳嗽一聲:“如果不是想不明白這一點,我哪怕拚死也會阻止皇甫公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