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王慎在弓箭上下過苦功。固定靶,移動靶,風雨無阻,寒暑不輟。這怕是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本事。
“那日在郭北城外為何不用弓箭?”
“大人來的太快。”王慎道。
“你很想修行?”
“非常想,做夢都想。”王慎十分誠懇的使勁點點頭。
“能告訴我為什麼嗎?”
“很早的時候就聽村子裡的人說這世上有能飛天遁地,翻江倒海的仙人,不免讓人心馳神往。
後來才知道,這世上有些事隻能修行之人才能做到;有些地方也隻有修行之人才能到達。
尋常百姓辛勤勞碌拚搏半生抵不過修行之人一句話。
我是那井底之蛙,想看看外麵的天空到底有多廣闊。”王慎平靜的言語之中透著辛酸與不甘,頗有些煽情,說的他自己都有些感動了。
那位女子聽後沉默了好一會,看那神情似乎是有些意動。
“果然,麵冷的女子多半心軟。”王慎心道。
“我在郭北縣至多再呆三天,這三天的時間裡我教你修行,能學多少,看你自己。”
王慎聞言一下子愣住,回過神來之後便是大喜,起身便行大禮。
“多謝大人。”
成了!
“修行一途,三境九品。這世間修行門派雖說多不勝數,但修行之法絕大部分無外乎由外而內,由內而外。
前者重在錘煉肉身,練至一定境界,真炁自生。修此道者需過五關,肉、筋、骨、腑、髓。
若修行有成,銅皮鐵骨,刀槍不入。擒龍伏虎,開山裂石。
後者重在吐納煉炁,以真炁滋養肉身。修此道者要破六境,覺、通、龍虎、江河、百川、無漏。
此所謂過五關破六境。
二者本無高下,也非涇渭分明,實則相輔相成,修行到了高深處,實則是殊途同歸。
要打磨肉身,需要以樁功、拳術功法為引導,我修行的法門卻不適合你。你想一想,這三天的時間你想學什麼?”
顧思盈答應了指點王慎,卻不會將她所需到的修行法門傳授給他。
王慎沒急著回答,而是沉思起來。三天的時間,就是不吃不喝不睡他能學到的也著實有限,隻能挑重點的學。
“站樁、吐納、刀法。”思索一番之後王慎說出了自己的選擇。
“你還會刀法?”女子聞言微微一怔。
“機緣巧合。練了些時日,卻也是始終不得章法。”王慎如是道。
“你且練一趟刀。”
王慎拔出了短刀,深吸了口氣,接著便開始演練起來,他練的並不快,看著有些生疏。在一旁的女子卻是眉頭微微皺起。
不過十二式刀法,很快便演練完,王慎扭頭望向一旁。
“你這刀法跟誰學的。”
“一個瘸腿的老漢。”
“瘸腿的老漢?這是《破陣刀》,乃是軍中衝鋒陷陣之刀法。這刀法,我倒是練過一段時日。”顧思盈一眼就認出了這刀法的來曆。
“先是軍中的樁功,現在又是行伍之中的刀法,皆是戰陣殺伐之功法,偏偏徐猛早些年曾是軍中校尉,但這人並無修行之基礎。
什麼乞丐、老漢,都是胡編亂造。他和徐猛一家滅門到底有無瓜葛?”一時間,顧思盈聯想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