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雞呢?”
“給您留著呢。”王慎將燒雞取了過來,一清道人接過來抱著燒雞就啃。
“那兩篇道經看的如何?”
“已經誦讀了幾十遍,基本上已經背過了。”
“嗯,這麼快嗎?”
老道一愣,隨口問了幾句經文,王慎都熟練的接上了下麵的經文。
“還真背過了?不錯,不錯。”
之後王慎又提到準備在山後開辟出來一處耕地,去山下弄些雞鴨養在山中。
“那個隨你。”老道渾不在意的擺擺手。
吃完了燒雞,喝了大碗的白粥,老道便甩著袖子回到了屋子裡,關上了門,轉身透過門縫瞥了一眼外麵的王慎。
“槐香村,永隆七年,大水。他口中所說的對手莫非是那柳河的龍王?區區凡人不過下境修士卻要殺上境蛟龍?”
次日清晨,吃過早飯,王慎正尋思著要不要問一問修行的事情卻沒想那老道直接扔給了他兩本書。
“先自己看,不明白的再問我。”
王慎接過那本古書,上麵幾個大字《雲瀾煉炁》,另外一本的頁麵上卻是什麼字都沒有。
“這是?”
急忙翻開其中一本研讀起來,裡麵的內容正是道家的調息吐納之法,最開始講的乃是六氣之法,而後提到了王慎一直在尋找的內炁搬運的法門。
另外的一本裡麵講解的則是人體的經絡穴位,還有五臟五行,陰陽調和的一些道理。
“這本《雲瀾煉炁》算是道觀裡最好的煉炁法門了。”
一清道長的一句話讓王慎一下子愣住了。
什麼意思,這不相當於剛剛入少林寺沒幾天就被傳授鎮寺之寶《易筋經》嗎?
“這麼寵我嗎?”
“多謝道長!”
王慎迫不及待的開始研究起來。
當日在柳崖村外,顧思盈教了他三天的時間,但是終究似乎時間太短,他並未接觸到內炁搬運之法。
他一口氣將這兩本功法讀完,腦子裡滿是問號。這功法並不是看了就懂的,需要外人的指導。
河車搬運,充盈若虧,陽升陰降,心猿意馬......一些詞語頗為抽象。
“不急,再多讀幾遍?”
這一天的功夫,王慎將這兩本古書反複的閱讀,特彆是那一本《雲瀾煉炁》。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自己悟出來的和彆人教給你的那是不一樣的。
“哎,越看越覺得這字寫的太差了些,歪歪扭扭的。”
一直到了夜裡,王慎還是點蠟燭在屋裡琢磨。
另外的一處房屋裡,一清老道透過門縫看著還亮著光的房屋。
“這麼拚,可彆入了魔!”
這一夜,王慎頗有些興奮,誦讀了幾遍《清靜經》方才緩緩睡去。
次日清晨,他起的很早,此時道觀之中有一層的薄薄的霧氣充滿了不大的院子,讓這破落道觀也多了幾分縹緲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