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已闊彆了四年,但對這兒的地形仍然是那麼熟悉,在我的帶領下,終於找到了那棵大樹下麵姥姥、姥爺的墳。
墓碑號為,撥開了雜草,果然露出了“顯考顧…”,下麵的字仍埋在土裡。
奇怪的是,當我們繞過墓後準備燒紙時,竟看到有一堆紙灰。
難道我們弄錯了?不對,也許是這個燒紙人弄錯了,還是老孫家已經來燒過了,看來第二種可能更大些。
老孫與我們家非親非故,20年前,老孫去白酒廠買酒糟喂豬,他每次去找老媽批條都會帶上些自家園子裡的青菜,一來二去就熟了。
老孫一家人很實在,我們已把他家當做親戚相處了,之後姥爺姥姥的墳也遷到了他們村……
燒完紙,我和老媽來到老孫家。
簡直不敢認了,他家又蓋了三間大瓦房。院子四周是磚砌的圍牆,如同小花園一般,特彆乾淨利落。
孫家對我們娘倆待若上賓,弄了條魚,幾個小菜,還特地給我買來兩瓶啤酒。
老孫領我去他家小果園摘了一筐李子,飯後老孫全家領我和老媽去他們家承包的養魚池轉了一圈,我和孫家老二還劃了一會兒船。
這麼美好的景致,以前怎麼沒發現?以後到這兒來玩也不失為一個好去處。
一灣池水,幾縷垂釣,一排排小楊柳,一間小木屋,一艘小木舟,藍藍的天空,和煦的陽光,一縷微風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畫卷……
極目遠眺,遠處是一片片稻田,好美的自然風光,真想找機會在這兒畫一幅山水畫。
回來歇了一會兒,孫家全家上下忙活,裝了滿滿三大包自家園子裡摘下的茄子、西紅柿、辣椒、豆角。孫家老大、老二一直把我們送到車站。
回家後,接到楊文的一個電話,我們在電話裡聊了十多分鐘“安玲早已到醫藥供銷總公司上班,並開了一個月工資(190元),唐濤去了14中,李麗也去了69中(楊文幫忙聯係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前兩天,劉七跟她通了一次電話。現在劉七正在裝修酒店,看來檔次挺高,說要從香港請名廚,估計他的貸款已經下來了。
看著老七已身為經理,熱火朝天地乾起來了,而自己還一事無成,心裡頗不是滋味。
看來劉蓉跟他,或許跟對了。但心裡卻暗暗發誓,待五年後我們再看一看。
最後,楊文帶有些歉意地說“陳九,如果有了朋友,一定帶給我看看!”
“再說吧,我要先立業後成家!”。
8月23日星期二
終於報上到
上午先去了哈醫藥集團,辦事人未在。又去人事局,一位中年女性說“得先去醫藥集團,他們統一過來辦”,這回心裡終於有了底。
下午先去醫藥集團,那位胖女人終於來了,她簡單地問了幾句,就麻利地給開了張接收函。
接著又馬不停蹄地去市藥材公司找組織部李偉,在她那兒先填了份乾部表。
李偉很關切地問我“想什麼時候去報到呀?”我想了想回道“月底前吧”,於是她把報到日期開到9月1日前。
從藥材公司出來後,如釋重負,終於報上到了,在家再休整幾天,便要去上班了。
出來後心情特舒暢,直奔鬆花江邊。坐在江堤上,望著嬉戲的遊人,心想過幾天就要正式工作,開始新生活了,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望著三三兩兩的情侶,慨歎自己尚無知音;望著一艘艘小艇,想到自己何時能擁有一艘遊艇,又慨歎自己事業未成;看到幾位橫渡的泳者,又深感遺憾自己為什麼不找機會學學遊泳……沒實現的太多了,這都要以後慢慢去開拓……
喜歡一封淒美的分手信請大家收藏:()一封淒美的分手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