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伊春出差時,就看了第97期《綜藝大觀》,那期主題是“生命價值”。
而這一期內容仍然是以“生命”為主題的,今天又重播了一遍。
其中北京抗癌樂園園長講的一句話頗有意義,“隻有人患重病時才認識到健康的價值,隻有人臨死時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是啊,當人們擁有健康時,總是不知道去珍惜,當即將失去時才知道健康的價值。
看到電視上,這些被宣判死刑的癌症患者們活得多麼滋潤,多麼有朝氣,他們向世人證明了自己是真正的英雄……
無獨有偶,昨天《焦點時刻》中一個叫李歡的小女孩也身患絕症,她頑強地與生命抗爭,為了今後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她擅長剪紙,且會彈琴……
當然一提到身殘誌堅,我們必然會想到張海迪。海迪確實是位不平凡的人,是位值得我們所有健康人敬佩的人。
她不僅擅長寫作、精通醫學,還通曉七八國語言,但她仍不滿足,她要向自己挑戰,向生命挑戰,她要向各個領域進軍……
在去年的殘疾人運動會上,她報了射擊項目,並用了近兩個月時間突擊訓練,儘管最後沒取上名次,但她這股勁頭,這種精神是多麼的值得敬佩!
與此相反,同樣是殘疾人,那些在大街上,在火車上以自己的殘疾缺陷為借口換取人們同情、憐憫的人就渺小得多了,不過人們仍可以理解他們。
而那些同樣行乞的健康人,則隻能引起人們的反感、唾棄,同樣是人,為什麼這些身殘誌堅的殘疾人能超常人地做出這麼多有意義的事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想他們是因為真正認識到了健康的價值,生命的意義,而我們更多的健康人卻恰恰看不到這一點,因此他們虛度時光者有之,碌碌無為者有之……
作為健康人的我,應該時刻告誡自己,生命、健康來之不易,應在有生之年多創造一些價值,多做些有意義的事。
人生追求
人生追求這個字眼對我來說真可謂老生常談,我曾在日記中不止一次地探討過人生究竟是為了什麼而活?
上大學前朦朦朧朧地認為,人生來世就是為了要創造價值,為人類社會進步這個目標而奮鬥。
大三時,由於外界社會經濟大環境的變化,自己在社會上奔波闖蕩,越來越意識到錢的價值,因此那時的人生觀,價值觀逐漸成型,自己今後要成就一番大事業,要做大亨,當老板!
而近來,由於參加工作半年來對社會生活的進一步接觸,與各種人接觸交流,再加上對電視上一些名人訪談,電視劇中人物各自人生觀的了解,又重新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人活著不能沒有錢,但並不是錢越多越好,單純地為了賺錢而賺錢,為了錢疲於奔命,即使今後真當了大老板,真的就會很幸福嗎?
確實那時會有一種成就感。但錢多了之後,隨之而來的煩人事也會增多,而且做老板之後,各方麵的瑣事增多,精神壓力也會加大,那種生活自然不是常人的生活……
然而沒有錢或是錢太少了也不行,那樣會寸步難行,甚至會傷害到人的自尊。
因此我覺得一個人的錢不能太少,也沒必要太多,能達到中上等人的生活水準即可,有一定的存款,遇事可以隨時自行處理。當然最好存款額的利息,能夠維持日常生活的正常開銷。
而作為個人發展方向,應該具備多種技能及豐富的知識,對本職工作有駕輕就熟的感覺,且事業要小有成就。
自己有充足的休閒時間,有一些知心朋友,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可愛的妻子,有這些就足矣。
但這個人生追求,並不妨礙我在年輕時大乾一番,力爭先賺到一百萬!
當一個人真成了大款,不要去過去那種花天酒地的生活,沒有意思,真的沒有意思,這種短暫的愉悅感,同那種美滿的家庭生活那種暖暖的幸福感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彆……
喜歡一封淒美的分手信請大家收藏:()一封淒美的分手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