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金海豹“泡泡糖黑省總代理商家前,我們已大致了解了“大大“、“比巴卜“、“愛是“、“金海豹“這幾款泡泡糖的批發價格。
每盒一百塊裝的批發價大多為18元盒,“金海豹“的為17.5元盒;每盒二百塊裝的大多為35元盒,“金海豹“的批發價為33元左右。
以一百塊裝的泡泡糖為例,食雜店以18元盒進回去後,相當於每塊進價0.18元,零售賣0.3元塊。
這是單盒的批發價,如果整箱進貨(一箱約二十多盒),那每盒的批發價可降到15.5元盒,一盒有2.5元差價,而能整箱進貨的基本上就是二批商了。
大發市場的商戶及哈市各早市上的那些小食品批發商就屬於二批商了,他們都是整箱進貨再單盒批發給來上貨的小食雜店。
如果進貨量大的話,價格還能再降一些。看來這個“泡泡糖“還是有操作空間的。
我倆了解調研了一圈市場後,最後走進“金海豹“泡泡糖總代理商的門店,老板王洪軍剛好在。
聽說我倆是準備來給“金海豹“泡泡糖鋪市的,王總頓時來了興致,向我和小施介紹起了“金海豹“泡泡糖的鋪市價格體係。
100塊罐的一箱貨共12罐,整箱拿貨可以給到我們13.5元罐,他建議我們給業務員15.5元罐,批給食雜店17.5元~18元罐。
而所謂的鋪市是指我們走出去,拿著貨上門挨個到食雜店、小食品店去推銷,這樣能最大限度地加大“金海豹“泡泡糖的市場占有率。
而如果隻按傳統渠道把鋪批發到二批商,再坐等小食雜店自己來上門進貨,他們自然不會輕易選擇這個陌生的新品牌,那樣市場將很難打開。
這時想將新品牌打入市場的廠家就會在地方電視台或報紙上投入一些廣告費用,目的是讓那些小食雜店、食品店知道這個新品牌進入這個市場,引起他們的關注繼而進貨。
還有一部分廠家會把廣告費省下來招聘些專兼職業務員去鋪市,“金海豹“泡泡糖廠家就屬於後者。
他們把省下的廣告費給了鋪市人員做利潤,這樣通過鋪市後的市場占有率通常要比做廣告更直接有效。
最後王總說,他這兒有兩個在市內鋪市的業務員一人一天能賣兩三箱貨,每人一天至少能掙五六十元。
我和小施盤算了一下,這個泡泡糖鋪市確實可行,因為泡泡糖市場競爭不太激烈,就那麼三四個品牌,而“金海豹”泡泡糖雖然知名度不如那幾大品牌,但它的包裝罐很新穎,食雜店老板賣完泡泡糖後可以用它當儲物罐。
而且“金海豹“泡泡糖吃起來口感一點不比那幾大品牌差,王總也承諾了如果賣不了可以回來退。
於是我倆決定先進兩箱貨回去試試,看好不好賣,但王總堅持說鋪市至少要進十箱貨,太少了不夠鋪,而且至少要十箱提貨才能享受到13.5元罐的低價。
十箱貨得一千多元,我現在手裡的錢不夠,小施手裡更沒有錢,看來隻能過兩天先賣點股票導出點現金了。
第二天上午去公司領了五捆宣傳單,正準備走時,老白突然叫住了我,“小陳,你和老吳幾個月前拉去哈站竄貨的那50箱貨款得抓緊催催了。”
“白總,現在鐘山、老王都離職了,我也聯係不上他們呀?”
“鐘山聯係不上,去找老王呀,公司有老王家的地址,去找內勤小史要。”
看來真得抓緊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心裡也開始懷疑這筆款能不能結回來了,給老王打了兩遍傳呼,但等了半天也沒回話。
隻好拎著宣傳單憂心忡忡地乘客車返回了呼蘭。
回去後給二張結清了這兩天的傳單投遞費,兩人又各領走了一捆傳單。小蘇這兩天賣出去一套熱水器,信心大增又取走了兩套。
4號上午老白打來電話問“那筆貨款追得咋樣了?去沒去老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