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餘慶縣十天左右的時間,這段時間基本就是在采購各種物資,騾馬,還有大量的禦寒物資等等。
對於林平安采購禦寒物資,尤其是羊毛的行為,其實負責物資采購的趙楚不太理解。
原因也很簡單,雖然現在是冬天,但是在雲貴川這些地區,都不算太冷。
弄這麼多羊毛,還往衣服裡麵塞的滿滿當當,這是打算去東北過冬嗎?
還有就是馬匹采購的數量也很大,包括貴州馬,滇馬,還有北方馬販子運送過來的很多東北馬,以及蒙古馬,都在采購範圍之內。
光是這些馬匹的采購,就花出去不少錢,前後采買了足足兩百多匹騾馬。
加上之前繳獲的騾馬,加起來有足足四百多匹騾馬。
應該說在某程度上來說,現在林平安讓自己的紅一營實現了“騾馬化”
首先是部隊載重能力得到極大提高,而且士兵們自身的負擔也可以大大減輕,提高部隊的整體行軍速度,減少士兵行軍時候的疲憊感。
畢竟對於這些士兵來說,背著幾十斤重物行軍,和隻背基本作戰裝備的輕裝行進,行軍速度和對身體負擔,是完全不同的。
如今的日軍就基本實現了步兵師團的騾馬化。
例如一個日軍的甲種師團,配備馬匹就有七千多匹,例如1937年第五師團擁有7630匹騾馬,騾馬和部隊作戰人員的比例大概是一比三。
士兵們在野外行軍的時候,甚至可以坐在馬車上行軍。
一方麵提升行軍速度,一方麵讓士兵保持精力充沛,可以在抵達戰場之後直接投入戰鬥。
隻是將勉強將比例提升到一比五,隻能說是勉強實現騾馬化,距離真正騾馬化還有相當距離。
除了物資采購和部隊整編之外,新兵訓練也是重中之重。
好在他們現在子彈充足,甚至可以讓新兵在練習射擊的時候,進行實彈射擊。
這可比那些老紅軍們之前訓練的條件好太多了,他們在平常訓練的時候,根本沒有實彈射擊的機會,都是等到戰鬥的時候,才會發射第一顆實彈出去。
更有甚者,一顆子彈都沒打出去,就被敵人的炮彈炸死。
在餘慶縣待了小半個月,二狗和張德誌終於回來。
兩人瘦了一圈兒,連馬都丟了,顯然這一路上並不好走。
不過和中央縱隊總算是取得了聯係,並且將中央縱隊的命令帶了回來。
現在的中央縱隊,內部的鬥爭已經結束,得勝大大重新確定了對於軍隊的領導地位。
他寫了兩封信,一封是給林平安的,還有一封是給紅34師的。
那封給紅34師的信箋裡,對他們的戰鬥精神進行了讚揚,同時對中央縱隊過往的錯誤進行了反省和總結,最後總結出來,隻有一句話。
“紅34師萬歲,紅軍萬歲!!”
第二封信是給林平安的,內容包括兩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