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他們奮戰數月時間,也沒有等到中央紅軍進入甘肅等地,沒辦法隻能轉入陝北,和紅軍提前會師。
毫無疑問,這是一支具有偉大奉獻精神,犧牲精神,以及鋼鐵意誌的軍隊。
除了震驚於紅25軍,最讓他們震驚的地方在於,陝北竟然還有一支紅軍部隊,而且建立了穩定的根據地。
之前關於紅軍未來行進方向的爭論,此刻徹底消失了,隻剩下了最後的一個方向——去陝北!
在哈達鋪一帶休整三日之後,隊伍就馬不停蹄地繼續行進。
過鴛鴦鎮,渡過渭水,一路向北。
這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礙,因為沿途基本都是東北軍和西北軍的隊伍,他們碰到紅軍,最先想到的絕不是和他們發生戰鬥,而是避戰,或是尾隨其後,禮送出境。
翻過六盤山,在青石嘴全殲東北軍兩個騎兵連,中央縱隊組建了第一個直屬騎兵連,連長梁興初。
此時,尾隨追擊的國軍部隊,也在變得越來越多。
為首的便是東北軍騎六師和騎三師兩支部隊,還有一支則是馬培清的騎兵團。
加起來一萬多人的隊伍,主要全部都是騎兵,看的林平安流口水,也看的中央縱隊的首長們流口水。
在西北地區,最好用的兵種就是騎兵了,來去如風,高速機動,步兵是追也追不上,跑也跑不掉,想要殲滅也非常困難。
當然,讓人流口水的絕不隻是那些戰馬,還有就是東北軍的武器裝備了。
東北軍的武器裝備,在當時的中國,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比中央軍都要好。
要是能得到東北軍的那些武器裝備,就是讓林平安再得到德械師的武器裝備他也願意啊。
不過這些軍隊,也隻是尾隨,卻並沒有主動攻擊的意思,也不知道是打的什麼主意。
1935年10月19日,在先頭部隊的初步接觸之後,雙方終於確認,對麵就是自己要找的紅軍,在這一天中央紅軍結束兩萬五千裡長征路,終於和陝北紅軍勝利會師。
會師之時,林平安的紅34軍作為先鋒部隊,自然是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在隊伍最前麵。
尤其是林平安,最為雞賊,想到未來自己可能上曆史教科書,他跑的比誰都快,最先和前麵一個陝北紅軍的指揮員擁抱在一起。
後來他才知道,那指揮員名叫誌丹。
會師結束之後,尾隨他們的東北軍,仍舊是個大麻煩,總部商討一番之後決定,切斷這個尾巴,不能將敵人帶到陝北紅軍的根據地之中。
這場戰鬥指揮官被定為聶帥,他在地圖上一通比劃,製定了一個雙重迂回穿插,堵截敵軍騎兵後路,力求全殲敵軍兩個騎兵師,以及馬培清騎兵團的計劃。
“想要全殲敵軍騎兵,很難很難啊,他們跑得快,咱們想要把口袋紮死可不好做到。”
锝聖大大說出自己的擔憂。
“有一支部隊能做到,他們火力最凶,彈藥最足,而且兵員夠多。”
總司令撣撣煙灰道。
眾人對視一眼,心中都已經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