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重機槍也分配給了林平安的34軍一百五十多挺,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也留了一部分。
還有就是步槍,各部隊留一部分,用於後續擴充軍備,剩下的全部運回陝北,幫助中央縱隊發展力量。
再有就是彈藥方麵,參加這場戰鬥的部隊,各留了一百五十萬發,剩下的則全部都運送回陝北大後方。
這一戰之後,晉綏軍和中央軍之前的圍剿行動,基本徹底宣告結束。
不過對於老閻來說,最好的消息就是,東征軍似乎並沒有染指太原的意思,而是在打完這兩仗之後,返回晉西地區。
往後兩個月時間,雙方進入到一段比較和平的時期,以呂梁山脈為界,雙方形成了默認的緩衝區。
就這樣來到七月份,整個東征軍的發展再次得到擴張。
紅1軍團和紅15軍團,分彆擴張到兩萬九千餘人,和三萬五千餘人。
對於紅15軍團的爆兵速度,林平安倒是沒有絲毫意外。
畢竟徐軍團長帶領紅25軍長征,一趟跑下來,人數甚至要比出發的時候還多,說明這搞發展的水平著實不一般。
至於林平安的部隊,也得到了擴張,從原來的一萬七千多人,擴充到兩萬五千餘人。
這兩萬五千多人,聽上去人數不多,但是整體戰鬥力來說,就是拉出來一個軍團過來,也是不遑多讓,甚至略勝一籌。
光是輕重機槍,34軍就裝備有一千三百多挺,而且彈藥儲備相當充足,輕重機槍子彈加起來至少一百八十萬發。
至於衝鋒槍,花機關和後續繳獲的湯普森衝鋒槍,有足足一千三百多支。
這些衝鋒槍,一部分下發給基層部隊,增強班排火力,剩下的一小部分而是給了警衛團。
衝鋒槍子彈的儲備也足夠,有將近九十萬發。
考慮到未來湯普森衝鋒槍的子彈補充困難,左明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聯係到一個軍火販子,和太原兵工廠有聯係。
這軍火販子也不知道多大的關係,竟然從兵工廠彈藥庫裡麵,搞出來五十萬發衝鋒槍子彈,這讓原本的衝鋒槍子彈直接上漲到了一百四十萬發。
後來聽說那個封存衝鋒槍子彈的小倉庫,發生了一場火災,估計是人用來平賬了。
步槍子彈則有各種口徑的,加起來一共三百五十萬發,炮彈有五千多枚,以及從軍火販子那裡買來的五百枚,加起來五千五百多枚。
火炮一共41門,還有很多是“沒良心炮”
這種火炮說白了就是找個鐵桶,然後往地裡一埋,把提前裝好的炸藥包和發射藥塞進去,點燃之後直接拋射炸藥包到對麵陣地上。
雖說射程在五百米以內,甚至很多時候隻有三四百米的射程。
可架不住好造啊,找個鐵匠都能手搓出來,而且繳獲的汽油桶什麼的,也可以直接拿來用。
在中近距離火力壓製對麵敵軍,絕對可以讓對麵倒頭就睡。
與此同時,這兩個月的中央縱隊也沒閒下來,他們利用之前繳獲的大批物資,還有之前和東北軍作戰繳獲到的物資和武器裝備,組建了一支西征軍,渡河作戰。
指揮西征軍作戰的是徐帥,他親自帶領一支部隊,吸引寧馬的主力軍,而主力部隊五萬多人,則在董軍團長帶領之下,北渡黃河,繞了一個大圈子,夜襲寧夏城(今銀川)打下了“寧馬”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