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此時的“寧馬”卻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抄截了後路,並且對岸的黃河沿岸,也有紅軍部隊陸續抵達,部署岸防。
激戰兩日之後,馬家軍就發現他們的部隊,很難將永寧攻打下來。
因為這裡部署的紅軍兵力雖然隻有三千,可架不住機槍多啊,而且子彈跟不要命一樣地對著他們的騎兵部隊潑灑。
連續三天猛攻,隻是徒增傷亡,騎兵部隊在密集如雨的輕重機槍火力之下,根本無法靠近紅軍部署在外圍的防禦陣地,更不要說是對城牆進行衝擊了。
這讓馬家軍的士氣開始進入到低迷的狀態之中。
也是在這天晚上,馬家軍這邊得到一個消息。
那就是後方青銅峽,發現大批紅軍部隊,正在一路向北推進。
這支紅軍部隊人數不少,至少也有上萬人。
這消息無疑讓馬家軍原本就低迷的士氣,收到了更大的衝擊。
寧馬這邊冷靜考慮一番,眼下能走的路已經不多。
繼續攻打寧夏城,似乎已經不切實際,因為一個小小的中寧,在機槍火力的交叉之下,他們的騎兵部隊都很難攻打下來。
向東渡河,有黃河天險,敵人很可能會“擊敵於半渡”那是在自尋死路。
向西,是茫茫沙漠和戈壁灘,馬家軍和地方武裝,足足十多萬人的兵力,進入沙漠和戈壁灘,都不用敵人攻擊,自身就會出現巨大傷亡。
眼下隻剩下一條路——向南突圍,去往甘肅或青海,那裡仍舊是馬家軍的地盤。
隻是寧夏恐怕是沒辦法奪回來了,隻能拱手讓給紅軍。
向南突圍是有希望的,如果、、、、如果擋在前麵的,不是林平安的34軍。
馬家軍的突圍,其實是被動的。
因為當天晚上,兩萬紅軍部隊,突然從黑夜之中殺出,攻擊了馬家軍地方武裝在北麵的營地。
這些地方武裝,原本就已經在之前的戰鬥和行軍之中,變得頗為疲憊,後來又聽說紅軍主力部隊封鎖退路的消息,已經是鬥誌全無。
突然遭遇到紅軍部隊的夜襲,這些本來就是烏合之眾的地方武裝,立刻開始向南潰逃。
馬家軍的營地,原本還算是井然有序,畢竟是經受過訓練的正規部隊,雖說戰鬥力也不算很強(當年能打贏西路軍,純粹是西路軍沒有後勤補充,彈儘糧絕),可總好過這些地方部隊。
結果這些潰退的地方部隊,在向南逃竄的過程之中,卻是順帶把馬家軍營地也給衝散了。
馬家軍意識到,再這麼下去連向南突圍的機會恐怕都沒有了,等到紅軍部隊壓上來,他們隻會更加被動。
於是數萬馬家軍騎兵向南突圍。
在那裡,林平安提前設置好的防線,已經嚴陣以待。
上千挺輕重機槍,加上上千支衝鋒槍,還有兩萬條步槍,都在此刻對準了前方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