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蘇式裝備不算少,林平安領取到五千人的武器裝備,還有5門45MM戰防炮,以及5門76.2mm步兵炮。
炮彈和子彈倒是相當的充足,輕重機槍主要是轉盤輕機槍,子彈足足一百萬發。
尤其是子彈,更是重點采購,原因也很簡單,他們很難在戰場上麵,補充蘇式武器的子彈,自身也沒有彈藥的製造能力,所以必須多購買和儲備一些才是。
否則後續北上通道一旦斷絕,亦或者是紅軍部隊這邊,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購買武器彈藥,那這些儲備彈藥就能解燃眉之急。
這一次采購的除了武器彈藥之外,還有就是林平安之前提到的各種設備。
甚至可以說,這些設備的采買,幾乎花掉了整體采購經費的三分之一。
還有一些比較破舊的二手設備,則是周總利用“革命友誼”還有酒桌上的“戰鬥”爭取到的。
雖說是二手設備,但是好在沒怎麼花錢,而且基本能用,隻是一些易損件需要定期更換和維護保養。
還有就是一些二手武器了,同樣是利用偉大的“革命友誼”用更加低廉的價格獲取的。
這些二手武器主要是一些輕武器,雖說也有一些磨損,但是基本都能用,最關鍵的是,整體的保養狀況,要比他們手中那些老掉牙的漢陽造強太多了。
彆的不說,隻是莫辛納甘步槍,在射擊精度,還有射程,威力方麵,都要比漢陽造更強一些。
在領取了武器裝備的當天晚上,林平安卻並未離開總部,而是被留下來。
總部下達一道命令。
“部隊可能迎來全新的作戰任務,你部積極備戰。”
林平安知道,恐怕總部已經感覺到了,日本人有可能要發動大規模攻勢,侵占整個華北,甚至是意圖侵占整個中國。
這也是為什麼,總部現在迫切地想要和國府這邊,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原因之一。
因為再這麼內戰下去的話,到時候都是日本人得利,整個中華民族也會來到懸崖邊上,隨時可能死無葬身之地。
亡國滅種這種事情,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允許發生的。
因為內部鬥爭不管誰贏,歸根到底也還是中國人繼續當這片土地的主人,可若是讓異族染指大好河山,那是誰都無法接受的。
事實上,哪怕沒有總部的命令,林平安的部隊也在積極備戰。
其總兵力,在過去幾個月的時間裡,已經擴充到了三萬人上下。
不止如此,對於部隊的訓練,也進行了些許改變,加入了許多後世的步兵戰術,例如三三製等等。
但是這些步兵戰術,在這個時代,還真是沒有經過實戰檢驗,所以也沒有推廣到其它部隊去。
對於林平安來說,隻要在和鬼子的戰鬥之中,這些後世總結出來的步兵戰術,能夠切實發揮作用,那總部肯定會下令儘快推廣給全軍的。
除了步兵戰術之外,就是對單兵素養,以及基層指揮員的軍事素養進行提升了。
尤其是拚刺刀和射擊能力,更是重點提升的項目。
因為小鬼子的槍法都很準,在一兩百米的射程上,很多日軍老兵基本可以做到對固定人形靶標做到百發百中。
日軍和中國軍隊作戰的時候,最喜歡的作戰方式,就是在一百米到兩百米之間的距離上,和中國軍隊對射,占儘便宜。
因為三八大蓋兒射擊精度更高,而相比之下,中國軍隊手中的漢陽造,因為維護狀況很差,膛線幾乎都被磨平。
子彈飛出去百米之後,彈道就不再平直,精準度下降的會相當厲害。
最重要的是,當時中國士兵,在訓練的時候,很少動用實彈射擊,因為子彈太寶貴,而槍法都是用子彈喂出來的,不用實彈射擊,很難練出槍法精準的士兵。
好在林平安的部隊,眼下手中的槍支狀況整體還算良好,尤其是之前繳獲晉綏軍的不少步槍,精度和性能方麵都不算差。
時間一晃來到十二月份,在西安城發生的事情,讓國軍部隊即將對陝北根據地展開的大規模圍剿,仿佛摁下了暫停鍵一樣。
隨後就是艱難的談判,以及對於編製等問題的磋商。
林平安在這半年時間裡,則隻做了三件事情。
練兵,練兵,還有練兵。
左明是搞政工工作的好手,在組織民兵和地方武裝,甚至是遊擊隊方麵,同樣如此。
因為林平安之前的提議,左明老早之前就開始對遊擊戰進行係統研究和總結,然後讓那些民兵部隊隊長,還有地方遊擊隊指揮官學習,
基層武裝力量的發展速度也極快,從半年以前,晉西地區的一萬人左右,隻用半年時間,就發展到五萬多人的規模。
當然,這些民兵武裝和遊擊隊,在武器裝備方麵是非常差的,基本隻能使用正規部隊淘汰下來的一些步槍,甚至連燧發槍,火繩槍這些武器都能在遊擊隊之中找到身影。
除此之外,冷兵器也有很多,什麼刀槍劍戟,還有弓弩等等,也都成為這些遊擊隊和民兵部隊的主要力量。
七七事變的一聲槍響,讓國共雙方的談判,總算是摁下加速鍵。
國府方麵,在日軍開始大舉南下,侵占華北的時候,終於宣布同意八路軍部隊的改編。
其編製內部隊,主要是三個師,分彆是115師,120師,以及129師。
但是在三個主力師之外,還有一個額外爭取到的一個編製,那就是八路軍警衛旅。
這個警衛旅的編製,給到了林平安的34軍。
雖說是旅一級編製,但是這支警衛旅並不屬於任何一支八路軍師級單位指揮,而是直接聽命於八路軍總部指揮。
說是警衛旅,實際上一點兒也不是來為總部站崗看門兒的。
改編完成當天,林平安就接到命令,去往八路軍總部開會。
抵達總部之後,林平安看到幾個老熟人,打過招呼之後,便一起進入到指揮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