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礦徒的名聲日益響亮,成為遼東大地上抵抗女真人的義軍旗幟。
可是東山礦徒的首領李遇春卻憂心忡忡,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這幾萬人聚集在山裡,光每天的吃喝拉撒睡都是不小的消耗。
雖然名氣增大,慕名而來的漢民源源不斷的趕來,人口還在不斷增加。
東山礦徒是抵抗女真人的義軍,總不能將投奔而來的漢民拒之門外,要不然怎麼能夠稱得上是義軍?
可是將人接收了,就要負責吃喝拉撒睡,否則,就會出亂子。
幾萬人聚集在一起,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首領,你分多了,他分少了,物資分配總是爭吵不斷。
雖然他們老李家家資頗多,也經不住這幾萬人消耗的,山寨之中已經糧草不足,供應數量一減再減,現在僅能維持作戰部隊,平民已經餓死了好多,營寨裡徹底斷糧之日就是崩壞之時。
還有就是這些人的出路在哪裡?總不能困守荒山,等待女真人不斷的圍剿吧?
李遇春和李光春兩兄弟認真分析了他們的處境,覺得向大明朝廷求救刻不容緩。
他們本來就是大明的子民,又是享受過國家補貼的廩生,他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國出力,但是,不能無聲無息的付出,自己兄弟散儘家財,招收義民的大義應該讓朝廷知道,讓天下人都知道,不能錦衣夜行。
自己聚集了這幾萬人的礦徒百姓,樹立起抵抗女真人的義軍旗幟,放在朝廷這可是大功一件,放在天下也是流芳百世的壯舉,會因組建義軍抵抗外虜而有功受賞。
另一方麵朝廷援軍得到來,這些礦徒百姓的生計自然有朝廷負責,能夠解決日益枯竭的資源問題,他們不用看著自己的鄉親被活活餓死。
兩兄弟立刻召集東山上的頭領們商量。
夜幕如濃稠的墨汁,沉甸甸地壓在東山礦場的議事廳外。凜冽的寒風仿若鋒利的刀刃,持續刮擦著門窗,發出如鬼哭狼嚎般的嗚嗚聲響。
議事廳內,燭火在勁風的侵襲下,微弱地搖曳著,光影在牆壁上肆意跳動,營造出一種緊張且壓抑的氛圍。
李遇春和李光春兩兄弟神情凝重,端坐在主位之上。
台下,東山礦徒的一眾首領們或坐或站,他們的眼神中,有迷茫、有憂慮、亦有期待,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台上的兄弟二人身上。
“諸位!”李遇春率先打破沉默,“當下,女真人如惡狼般肆意踐踏我們的土地,我們雖已拚儘全力殊死抵抗,可局勢卻愈發嚴峻。後勤物資已幾近枯竭,若再無外部力量支援,我們這支高舉抵抗大旗的義軍,恐怕不久便會土崩瓦解。”
李光春緊接著兄長的話,神色堅定地說道:“我與兄長深思熟慮多日,如今唯有向大明朝廷請求援兵,才可能扭轉乾坤。”
“隻要朝廷大軍揮師而來,成功收複失地,我們便是守護疆土的功臣。到那時,朝廷定會依照功勞對我們予以賞賜,困擾我們許久的糧草短缺、兵器匱乏等難題,自然都能得到妥善解決。”
台下瞬間炸開了鍋,眾人紛紛交頭接耳,議論聲此起彼伏。
一位身材魁梧壯碩的頭領大步跨出,他滿臉的憂慮之情溢於言表,抱拳說:“正如兩位首領所說,我們向朝廷請求援兵,朝廷援兵一到,我們就功成名就,還能解除眼前的困境,乍一聽確實是當下的唯一一條活路”。
“可大家彆忘了,朝廷的軍隊都是什麼德性?他們十幾萬大軍都守不住沈陽和遼陽,被女真人追趕如同喪家之犬一般逃過了遼河,現在我們去請求援軍,他們誰有膽量和實力能夠帶兵救援?”
“再說,朝廷向來對我們這些礦徒多有猜忌。即便我們誠心請求援兵,他們真能相信我們嗎?會不會打著支援的旗號,趁機將我們收編,占據我們的功勞?甚至把我們當做暴民……”他的話語戛然而止,然而眾人皆心領神會,臉色瞬間變得愈發凝重。
另一位身形瘦削、眼神透著精明的頭領也點頭附和:“沒錯,朝廷的心思深不可測。萬一我們眼巴巴等不來援兵,反倒引來了災禍,那我們多年來的努力可就付諸東流了,兄弟們怕是都要性命不保啊!”
不過,也有將領對此持有不同看法。
一位年輕頭領猛地站起身來:“我同意大首領的提議!咱們一直舍生忘死抗擊女真人,要是朝廷連這點都視而不見,那我們還能指望誰來主持公道?再者說,如今若不冒險拚一把,難道就坐以待斃,等著被女真人活活困死嗎?”
一時間,議事廳內吵得熱火朝天,支持與反對的聲音相互交織、激烈碰撞,仿佛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李遇春和李光春兩兄弟默默地傾聽著眾人的每一句發言。他們心裡清楚,此刻所麵臨的,是關乎所有兄弟生死存亡、關乎這支義軍未來走向的重大抉擇,必須慎之又慎,任何一個錯誤的決定,都可能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
爭吵半天,都沒有更好的出路,請求援兵固然有風險,但不請求援兵,確實根本活不下去,最後隻得同意向廣寧和遼東同時請求援兵,有了第三者,他們下黑手的時候多少會有些顧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廣寧和山東幾乎同時收到了東山礦徒的求援信,得知遼東失陷的地方依然有義軍在做抵抗,對於軍事糜爛的遼東來說,這可是振奮朝堂和全國的好消息,立刻八百裡加急將信息送回北京。
北京城,金鑾殿上,氣氛異常凝重。遼東戰事的慘敗,如同一大塊巨石,沉甸甸地壓在皇帝和每一位朝臣的心頭。
首輔大臣和各部尚書皆眉頭深鎖,似乎在思索對策,實則是怕觸了黴頭惹來災禍。
這一日早朝,晨光透過殿門的縫隙,灑下幾縷微弱的光線。當值太監尖著嗓子,清了清喉嚨,高聲宣告:“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兵部尚書崔景榮出班稟奏:“陛下!臣有喜事稟告!”
“是何喜事?朕登基以來從未有好事!”天啟皇帝朱由校有氣無力的問道。
“恭賀陛下!賀喜陛下!這次真是喜事!剛剛得到廣寧和山東八百裡加急奏報,遼東淪陷之地,竟有東山礦徒組建的義軍,正浴血奮戰,頑強抵抗女真人!”崔景榮恭賀道。
此語一出,仿若巨石投入平靜湖麵,瞬間激起千層浪。滿朝文武大臣們先是驚愕地瞪大雙眼,隨後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整個朝堂瞬間喧鬨起來。
最後在首輔葉向高的咳嗽聲提示下,滿朝文武紛紛跪下磕頭,恭賀陛下得義民守土之喜,內心裡卻都在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
喜歡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請大家收藏:()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