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七主戰營的營長張盤,那也不是等閒之輩,能文能武,又對女真人有滿腔的仇恨,他的一家人都是死在女真人手裡的,仇人見麵分外眼紅,怎麼能讓他們占到便宜?
他利用王二小等十二大隊臨時建造的工事,從早上殺到中午,再從中午殺到下午,寸土不讓,死死守住三道壕溝的路線,為毛承傑的回歸保留著退路。
第九主戰營的王誌華,雖然沒有張盤那麼優秀,但也是一員悍將,帶領第九主戰營和張盤的第七主戰營相互配合,打退了女真人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毛承傑得到報告後,誇讚道:“都是大明好兒郎!都是熱血漢子!兄弟們,上馬!讓我們衝過去告訴阿敏!阻擋我們的是什麼代價!”
眾人轟然應諾,紛紛翻身上馬,嘹亮的衝鋒號吹響,戰馬打著響鼻,興奮的四蹄翻騰,騎兵如同潮水一般衝向女真陣線。
阿敏聽到明軍衝鋒的號角,也發現了返回戰場的毛承傑,他非常吃驚:“怎麼可能?難道黃台吉以逸待勞,竟然也沒有打敗這個惡魔?”
他可是嘗到過毛承傑厲害的,這二十來天,自己堂堂鑲藍旗,也曾是兵強馬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可是,一遇到這個王傑,就開始倒黴,一直被他按在地上摩擦的。
他抱怨過蒼天的不公:圍困鞍山堡四個旗,為什麼受傷的總是鑲藍旗?你王傑為什麼專欺負他阿敏一個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實,他不想一想,為什麼每次進攻都是他阿敏最積極,衝擊最猛烈的?槍打出頭鳥!你蹦躂的最歡實,不打你打誰?
再說了,看看你挑選的地方?鞍山堡的西南方向可是比較開闊的,攻擊你更容易展開兵力不是嗎?
阿敏趕緊長槍兵組成防禦陣線,阻擋騎兵的衝鋒,可是,不光他阿敏對毛承傑產生了陰影,士兵們更有陰影,看著馬隊氣勢洶洶衝過來,丟下兵器,紛紛向四周躲避。
毛承傑帶領隊伍躍馬而入,砍瓜切菜一般,殺出一條血胡同,帶領馬隊渡過三條壕溝返回鞍山堡。
緊接著,王二小等十二大隊按照撤退命令次序撤退,臨走還不忘將無法帶走的防禦設施,潑灑上油脂。
第七和第九主戰營交替掩護撤出戰場,臨走之時,一把火點著了防禦設施,熊熊烈火燃起,阻斷了女真人追擊的路。
阿敏見到大火阻路,明軍又是交替撤退,根本沒有機會獲勝,就象征性的射了一陣兒箭雨,也退了回去。
今天的戰鬥主要發生在西南邊,各旗都出動了兵力,從半夜打到第二天黃昏,鑲藍旗損失了一千多人,正白旗損失了一千多人,鑲白旗也損失一千多人,其他各旗借出的部隊也有不同程度的傷亡,但硬是沒有留住突圍出來的毛承傑,幾個旗主都很鬱悶。
不過也有收獲,他們消滅了明軍四千多人,其中,欽差隊伍的三千多人幾乎全都搭了進去,他們攜帶的物資也都落進了女真人手中。
五個旗主麵對繳獲的大量的佛郎機炮、燧發槍以及兵器鎧甲,都很驚奇,小小的鞍山堡從哪裡得到這麼多精良的裝備?
兩白旗設下埋伏攔截毛承傑突圍,雖然沒有占到多少便宜,但也斬殺明軍精銳騎兵一千多人,同樣繳獲了他們的馬匹和鎧甲兵器。
總的算下來,這一天的戰鬥,雙方損失相當,不過,細算起來還是女真人比較吃虧,他們一共也就那麼些人,一天就損失三千多,他們能禁得起多少天消耗?
五個旗主按照出兵比例分配了這些戰利品,多少算有一些回報,回到自己的防線,加強防禦。
晚霞盈滿了西邊的天空,毛承傑的各個部隊都安全返回原來的防線,給死亡者撫恤,給傷者療傷,給有功將士記功,分配足夠的酒肉糧食,犒勞他們。
夜幕降臨,第一次突圍之戰,以毛承傑順利送走欽差,安全返回而結束。
送走了外人,都是自己人了,怎麼做都比較方便了,下一步的計劃,也要分步展開了。
喜歡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請大家收藏:()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