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沉、雄渾、充滿了無邊威壓的牛角號聲,如同滾雷般從東北邊天際席卷而來!
地平線上,先是出現了一條蠕動的黑線,緊接著,黑線迅速擴大、蔓延,最終化為一片遮天蔽日的烏雲!
無邊無際的騎兵隊伍向著西南方向壓迫而來,所過之處雞犬不留。
一看旗幟,正中是正黃旗、兩側拱衛著鑲黃旗,正紅旗、鑲紅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共有七個旗的旗幟!
努爾哈赤!禦駕親征!
王化貞看清了旗幟撒腿就往船上跑,大聲吆喝“快!快開船!回廣寧!”
其他官員見狀也慌不擇路,推推搡搡往船上擠,不知多少人被擠下船,掉進了河裡。
原來,正紅旗、正藍旗和鑲白旗在遼河以西搶得正開心,突然接到阿敏的報告,鞍山堡的明軍趁夜炮火襲擊了鑲紅旗和鑲藍旗的大營。
鑲藍旗人少不能抵擋,趕緊向東北撤退,鑲紅旗浴血奮戰損失慘重,嶽拖僅僅帶領數百親衛突圍北撤。
三個旗主一聽,彆搶了,先撤回沈陽再說吧,尤其是代善,非常擔心長子嶽拖的安危。
於是,三個旗草草收兵渡過遼河向沈陽撤兵。
剛走到半路上,就與憤怒的努爾哈赤的兩黃旗相遇,還有敗退回來的鑲紅旗和鑲藍旗。
努爾哈赤將各旗的旗主召集到一起,一頓大發雷霆,指著這些旗主的鼻子罵他們都是廢物,數萬精銳竟然拿不下一個小小的鞍山堡!簡直就是一群蠢豬。
努爾哈赤為了經營好下遼河平原,七月十四,頒布計丁授田令,目的是恢複生產,壯大,大金國的經濟,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也好長時間和明國這個龐然大物對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是,這群不肖子孫,一個個都是酒囊飯袋,鑲紅旗和鑲藍旗被徹底打殘,正紅旗、正藍旗正白旗和鑲白旗也損失不小,還損失了明將投降的標杆——李永芳。
這樣打仗,不用大明國反攻,自己就把自己耗死了!
這樣的失敗對於努爾哈赤這位梟雄來說,是天大的恥辱!必須要報複回來,殺光那些明軍才能洗刷恥辱。
這位後金大汗,在接到嶽拖和阿敏敗退回來以後,終於按捺不住,一邊命令嶽拖和阿敏召集部眾,一邊親自率領鑲黃、正黃兩旗最精銳的主力,如同泰山壓頂般,晝夜兼程,直撲鞍山堡!
他要親手碾碎這顆紮在遼南腹地的釘子!要用毛承傑的人頭,來洗刷大金國的恥辱,震懾所有敢於反抗的明人!
旌旗獵獵,刀槍如林!數萬鐵騎卷起的煙塵直衝雲霄!那股毀滅一切的氣勢,讓天地都為之失色!
所過之處,所有漢人村寨全部拔出,敢於反抗者一律殺死,搶走所有財物,掠奪一切人口,全部貶為阿哈,充當各部奴隸。
然而,當努爾哈赤帶領數萬兵馬來到鞍山堡前時,他那威嚴而冷酷的臉上,第一次露出了錯愕,隨即是難以遏製的暴怒!
沒有預想中慘烈的攻城戰,沒有負隅頑抗的守軍。
眼前,隻有一片徹底化為廢墟的堡壘!殘垣斷壁在風中嗚咽,焦黑的木梁還在冒著絲絲縷縷的青煙。
城牆上空無一人,城門洞開,如同張開的、無聲嘲笑的巨口。
堡壘內外,除了被丟棄的破爛雜物和尚未清理乾淨的斑駁血跡,空空蕩蕩!
人呢?!那個叫王傑的小子呢?!那支該死的、像茅坑裡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的明軍呢?!
喜歡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請大家收藏:()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