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朝堂上熱鬨的爭吵遼東的人事安排時,整個遼東也沒有平靜。
廣寧,努爾哈赤以他的兩黃旗為主力,鑲白、正紅、鑲紅、正藍四個旗為輔助,攻城略地。
攻打下城池,所有的人口都抓走,所有的物資都搬走,實在搬不走的,就一把火燒掉,就如同小日子入侵的時候差不多,實行“三光政策”。
而王化貞隻能龜縮在廣寧城,眼睜睜看著女真人在城外肆虐,也不敢出城。
山海關總兵侯世祿、前屯衛總兵趙率教奉命支援廣寧,打了兩仗,也就不再硬頂,要麼龜縮在錦州不出來,等到敵人退走,裝模作樣出來轉一圈,等敵人一來,又龜縮了起來。
臭脾氣的遼東經略熊廷弼終於走出了山海關,帶領自己僅有的人馬來到寧遠衛,遇到突襲的女真人,打了一仗也沒討到便宜,也隻好龜縮起來。
他將戰事的不利統統歸結為,王化貞不聽指揮,破壞三方布置策,擅自挑釁女真人才引發的這場戰爭。
一邊抱怨王化貞的罪責,一邊繼續催促朝廷發糧草、發援兵。
朝廷的高官一方麵忍受著熊廷弼的聒噪,一邊忍受著他的索取,他們將平時本應該漂沒得那一部分也都運往前線,可前線仿佛是個無底洞,永遠也填不滿。
抱怨歸抱怨,但是物資還是不敢耽誤,他們忍著痛,發配大量物資。
畢竟是戰爭時期,萬一因此而失敗,誰都擔不起這個責任。
他們煩死了熊廷弼,恨死了熊廷弼,這也為以後傳首九邊埋下了伏筆。
鎮江,毛文龍終於收到了山東發來的1000石糧食,隨之而來的還有宣旨的太監。
當知道自己被擢升為平遼副總兵的時候,毛文龍還是很高興的,終於被自己兒子說中了,將功勞全都算到自己頭上,能夠升官快。
現在已經是副總兵了,離總兵還會遠嗎?
可接收山東運來的糧食的時候,他卻皺起了眉頭,文書上寫明1000石糧食,可出京就漂沒了一半,到了山東又漂沒一半,七七八八加起來,他僅僅接收到軍糧100石。
還好,有自己兒子給自己留下的糧食可以頂一頂。
說起兒子,就讓他有些愧疚了。
自己的險山堡捷報裡,挑明了父子關係,結果,這一相認不要緊,把兒子的遼東千戶的官給搞沒了。
想想兒子的好,早知道還不如不認呢!
隨著毛文龍給傳旨太監塞了不少銀子,才打聽到毛承傑的遼東千戶是被朝中那些酸文人給搞沒得,打內心裡開始恨那些酸文人。
自己父子在遼東拋頭顱撒熱血保衛大明,那些酸文人輕飄飄一句:瓜田李下,就剝奪了彆人用性命換來的官職,何其不公!
不過,在得知,皇帝還賜給自己兒子飛魚服、繡春刀、還有大量白銀的時候,稍稍平衡了一些。
尤其是相當於尚方劍的繡春刀,四品以下官員可以先斬後奏,可見,自己兒子還是不失聖心的!
隨機又羨慕起來:皇帝陛下什麼時候給自己賞一口尚方劍呀?
毛文龍不知道毛承傑具體位置,隻能暫時替他接了聖旨,幫他打賞了前來宣旨的太監。
小太監得到了好處,也不再耽擱,乘船回去複命去了。
當罷黜聖旨和獎賞聖旨輾轉送到毛承傑手裡的時候,他隻是抽了一眼,就丟到了一邊,因為他正在忙著建設皮島。
他還是將椵島改為了皮島,也許是為了滿足他的惡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