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龍看著眼前這些貪婪的家夥,真不知道他們聖賢書是不是都讀到狗肚子裡了。
兒子離開鎮江的時候,確實留下5000石糧食,可是鎮江有數萬軍隊,數十萬軍民,坐吃山空,又能頂得住幾天?
在遼東這麼多年摸爬滾打,他早就摸清楚了遼東的氣候,十月以後就會天寒地凍,下大雪,沒有足夠的糧食,不知有多少百姓會被凍餓而死。
為了不餓死人,他立刻組織全體軍民,開始補種生長期短的蕎麥等作物,還有蘿卜白菜等蔬菜,爭取多收一些糧食。
哪怕多有一口吃的,就有能救下一家人的性命。
現在,他也明白過來,毛承傑走的時候為什麼要帶走一部分百姓?他那是在給自己減輕負擔,是怕鎮江人口太多,糧食壓力太大,餓死太多的人!
可同樣是在遼東,為什麼他就能搞來那麼多糧食和物資呢?
他是錦衣衛,莫非有專門的供貨渠道?
算了,他不告訴自己,也許有他的理由,隻要給自己一些物資,就幫助自己解決了困難。
彆人幫助,必定有時有晌,還要自救才行。
軍民齊動員,該種的種了,該收的東西都收了回來,可八折手指頭一算,還是不夠鎮江軍民的過冬之用。
後來,朝廷給派來了監軍,毛文龍還是很高興的,畢竟派來監軍,說明朝廷重視,以後的糧草也會有了著落,鎮江的軍民這個冬天有救了!
隻要朝廷能從山東運來一部分糧食和物資,加上原來儲備的蘿卜白菜等其他物品,緊一緊,忍一忍,這個冬天就不會餓死人!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監軍的到來,第一次見麵就給了毛文龍一個下馬威,毛文龍去鎮江碼頭迎接監軍,可他就是待在船艙裡不出來,擺足了架子。
為了能夠得到糧食和物資,毛文龍帶領將領們足足等了他兩個時辰,這個王監軍才慢騰騰從船艙裡出來,光家丁和幫閒就帶了二百來人。
下船以後就吆五喝六,看樣子都是跟隨王監軍來鎮江發財的。
接風宴過後,監軍大人走馬上任,王監軍想要接管鎮江的軍權,毛文龍自然不會答應。
王文才見到毛文龍非常強硬,連聖旨都唬不住他,隻得要求控製糧草,想要控製軍隊的命脈。
毛文龍求之不得,說明了鎮江的情況,請王監軍向朝廷催要糧餉和物資。
監軍王文才捋著八字胡,一臉官腔:“本監軍剛到鎮江,還熟悉情況,待我了解完情況,定然會上書催要……”
一晃十多天過去了,這個王文才不光沒有催要糧草,他帶了的那些人反而開始欺詐好多鎮江的百姓。
看上哪家的商鋪,竟然直接就搶了過去,看上哪家的閨女,扔下幾兩碎銀子就要拉走,搞得民怨沸騰。
毛文龍忍無可忍,讓王文才約束手下,不要騷擾百姓。王文才反而怪毛文龍小題大做。
氣急了的毛文龍將違法亂紀的幫閒打了一頓板子,兩人大吵一段。
朝廷的糧草到不了,府庫裡的糧食越來越少,好不容易得到兩船熏肉,這可是數萬軍民過冬最後的保障,他不敢放到府庫當中,隻能讓人搬到守備府中,自己親自看守。
沒想到,這個沒有臉皮的王文才竟然帶人來索要,一張口還是一船!簡直豈有此理!
毛文龍冷著臉色,說道:“王監軍!王大人!你的臉好大呀!張口就要走一船的肉食!”
“這兩船的肉食,這是我兒子孝順我的東西,可不是軍用物資,憑什麼你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要拿走一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