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的是能把這套東西講明白的人。”她說完轉身走了,腳步不急不緩。
王浩望著她的背影,低聲嘟囔:“她是不是有點看穿你了?”
“她隻是比你清醒。”陳帆重新蹲下,在圖示右側空白處寫下三個字:**明日策略**。
“啥意思?”王浩湊近。
“明天陸家嘴如果開盤低於七塊四,你就彆動。等收盤前五分鐘,看有沒有大單拉起來。如果有,說明主力還在,可以小倉位試水。如果沒有——”他頓了頓,“那就等下一個支撐位。”
王浩聽得認真,連呼吸都放輕了。
“那你現在最缺什麼?”他忽然問。
“缺更多人的交易反饋。”陳帆直起身,“一個人的操作看不出共性,十個、二十個才可能驗證模式是否成立。”
“所以你是想拉人入夥?”
“不是拉人,是找樣本。”陳帆拍掉手上的粉筆末,“我想知道,普通人按這個方法做,能不能穩定跑贏瞎猜。”
王浩咧嘴笑了,“那你得先讓我賺一次。”
“前提是市場給機會。”陳帆抬頭看了眼天空。雲層薄了些,陽光照在水泥地上,映出他們兩人交錯的影子。
“那你剛才為啥不讓我現在買?”
“因為還沒到信號點。”陳帆指著圖上今天的預估區間,“你看,這裡有個空檔。如果價格掉進這個區域,並且出現放量反彈,才是進場時機。現在貿然買,等於閉眼扔骰子。”
“那要是根本沒掉下來呢?”
“那就說明趨勢更強,等突破壓力位後再追,雖然貴一點,但安全性高。”
王浩點點頭,忽然想起什麼:“你說你每天五點四十多就去拿報,那你不睡覺了?”
“睡四個小時夠了。”陳帆收起粉筆,往回走,“信息差就藏在彆人賴床的那半小時裡。”
回到教學樓前,王浩突然停下,“我要是真賺了錢,還能加倉嗎?”
“能。”陳帆腳步沒停,“但每次加,都得重新評估風險。”
“你覺得我能賺多少?”
“不知道。”陳帆推開教室後門,“但我保證,不會讓你虧在同一個地方兩次。”
下午第一節課是物理。上課鈴響前兩分鐘,陳帆坐回座位,拉開書包檢查那五百元是否還在。紙幣邊緣有些卷曲,被報紙壓出了折痕。他把它撫平,重新夾進文件夾內頁。
王浩在他後排踢了踢椅腿,遞來一張疊成小方塊的紙條。陳帆打開,上麵歪歪扭扭寫著一行字:“明早我去幫你拿報。”
他沒回頭,也沒寫回條,隻是把那張紙折成更小的一塊,塞進了筆袋深處。
林悅翻開數學本,昨天的函數題旁邊,不知何時多了一條用鉛筆輕輕勾出的折線。她盯著看了幾秒,拿起橡皮,卻沒有擦。
窗外的陽光移過課桌一角,照在陳帆攤開的練習冊上。那頁本該寫滿力學公式的空白處,底部多了一行極小的字跡:**樣本數量不足,需擴大觀測範圍**。
他低頭看了一眼,提筆在後麵添上兩個字:**啟動**。
前排同學正低頭抄筆記,沒人注意到這一幕。隻有王浩隔著過道望過來,眼神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陳帆合上練習冊,右手食指在封麵上輕輕敲了三下,節奏穩定,像某種無聲的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