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電腦的屏幕還亮著,停留在“四川長虹”那筆異常掛單的截圖上。陳帆盯著服務器麵板上的運行指示燈,綠色光點規律閃爍,係統正處於穩定采集狀態。他剛在日誌裡記下“協作者終端首次獨立標記異常行為”,手機就響了。
來電是市科委項目管理處。
“陳帆同誌,你的項目最終驗收通過了。”對方語氣平實,“專家組認為數據監控體係完整,遠程接入邏輯清晰,具備推廣價值。”
他沒出聲,手指無意識地敲著鍵盤邊緣。
“預算追加三十萬,總額八十萬,執行周期延長一年。款項今天下午到賬,相關文件會發到你登記的郵箱。”
電話掛得乾脆,像一把剪刀剪斷了懸在頭頂的線。
他坐直了些,調出銀行賬戶頁麵刷新了一遍。餘額還沒變,但係統已自動彈出一條待處理事務提醒:資金劃撥進度查詢。他知道,這事兒是真的。
林悅的消息幾乎是同時跳出來的:“聽說了嗎?他們開會提前了,結論當場就定了。”
他回:“嗯,錢要到了。”
“那你接下來做什麼?”
他看著實驗室角落堆著的舊機箱,風扇積了灰,外殼有些變形。這台機器撐過了手動錄入時代,也扛住了模擬盤測試,但現在,每五秒一次的數據拉取已經讓它內存頻繁報警。掌上電腦能看行情,可真正跑模型、做分析,還得靠本地主機。
他打字回複:“換設備,拉專線。”
幾分鐘後,林悅出現在門口,手裡拎著兩瓶礦泉水。她把一瓶放在桌上,環顧四周。“你說的設備……是指那個?”
她指的是牆邊空著的金屬機櫃,原本計劃放一台服務器,現在顯然不夠用了。
“不止一台。”他說,“兩台新的,奔騰III,1GHz主頻,1GB內存。”
她吹了聲口哨,“頂級配置了。”
“現在的數據量,再不升級,連實時解析都會卡。”他打開一份PDF報價單,“再加上ISDN專線,128Kbps,比現在快十倍。”
“資金夠嗎?”
“剛夠。”他合上筆記本,“先鎖定資源,款一到就付款。”
他撥通電腦城供應商的電話,對方一聽是老客戶,又提了合同編號,立刻答應可以走預發貨流程。“你把項目批文截個圖發我,貨先備著,錢到即發,明天就能送到。”
“要帶UPS電源和散熱架。”他又補充。
電話剛掛,他就開始填通信公司的業務申請表。ISDN不是普通家庭寬帶,屬於企業級接入,需要單位蓋章和項目備案號。他把之前市金融辦發的資質文件掃描上傳,在用途欄寫明:“市級金融數據分析試點項目專用通道”。
提交成功後,頁麵顯示受理編號已生成,施工排期將在三個工作日內通知。
“你動作真快。”林悅站在他身後看完了整個流程。
“慢不得。”他說,“係統現在像個睜著眼的人,但耳朵堵著。看得見,聽不清。”
她笑了笑,“所以你要讓它聽清楚。”
“不隻是聽清。”他點擊打印按鈕,“是要讓它反應更快。”
打印機嗡嗡運作時,他起身去檢查配電箱。舊線路最大承載電流隻有15安培,而兩台新服務器滿載功耗接近12安,加上現有設備,隨時可能跳閘。
他拆開接線盒,找到主控開關下方的備用端口,接了一條6平方毫米的獨立電纜,另一頭引向機櫃旁新裝的工業插座。用萬用表測了通路,確認無誤。
“你還會電工?”林悅擰著眉頭。
“不會也得會。”他把工具收進箱子裡,“係統不能因為電停過一次。”
下午四點十七分,銀行APP推送了一條入賬通知:**人民幣捌拾萬元整**。
他立刻撥通供應商電話:“貨發吧,我這邊簽收。”
“今晚能到?”
“最晚明早八點前。”對方說,“司機到時候聯係你。”
他掛了電話,轉頭看見林悅正蹲在門口整理包裝箱的邊角料。“這些都留著,新機器要用。”
“你不用回去?”
“等車來了再說。”她站起身拍了拍褲子,“總不能讓你一個人搬兩台鐵箱子。”
晚上九點,貨車準時停在樓下。
司機從後廂推出一輛手推車,上麵固定著兩個深灰色防震機箱,每個足有半人高。外包裝印著“易碎品”和“向上”標識,封條完好。
“重!”司機解開綁帶,“你們真要自己搬?”
“我們租不起吊車。”陳帆戴上手套。
林悅也套上了護腕。三人合力將第一台服務器抬下車輪平台。樓道狹窄,拐角處牆體還有突出的消防管,機箱斜著才能通過。
“左一點,再左!”林悅在前麵指揮。
金屬外殼蹭過牆麵,發出沉悶的摩擦聲。他們一步步挪,汗水順著額角滑下。第一台終於放進實驗室,靠牆立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