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一下?”張遠舉起杯子。
陳帆沒急著碰杯。他打開投影,播放了一段視頻——三年來的關鍵節點逐一浮現:第一次成功預測反彈、首筆回撤超20%後的修複、結構化產品上線、服務器農場啟用、模型融合層啟動……
“每一次躍遷,都不是因為運氣。”他說,“是因為我們在最危險的時候沒停下。”
李陽接口道:“接下來呢?繼續優化融合層?還是擴展因子庫?”
“都做。”陳帆目光落在牆上那塊巨大的監控屏上,“但我們不能再把自己局限在國內市場。”
張遠挑眉:“你的意思是……”
“下一站,納斯達克。”陳帆舉起酒杯,“不是喊口號,是目標。”
香檳倒入杯中,氣泡迅速上升破裂。李陽盯著屏幕角落的一條異動提示,忽然開口:“剛才有一筆異常登錄請求,來自境外IP,嘗試訪問行情訂閱接口。”
“攔截了嗎?”
“自動阻斷,來源地是新加坡。”李陽調出日誌,“手法很專業,不是普通掃描。”
陳帆沉默片刻:“說明有人開始注意到我們了。”
“要不要加強防護?”周婷問。
“不用。”陳帆搖頭,“讓他們看。看得越清楚越好。”
香檳杯映著窗外漸暗的城市燈火。資產管理曲線仍在緩慢爬升,突破五百三十萬後並未減速。
張遠正帶著新交易員熟悉操作界麵,語速輕快地講解各個模塊功能。周婷回到風控台前,開始錄入新一輪壓力測試參數。李陽則在後台更新安全協議,將境外訪問嘗試加入追蹤名單。
陳帆走到落地窗邊,俯視樓下川流不息的車燈。手機震動了一下,是銀行發來的資金變動提醒。
他沒有打開,而是轉身走向主控台。
“把下周的壓力測試周期提前。”他對李陽說,“我想看看係統在極端行情下的極限反應。”
“你是想模擬崩盤場景?”
“不止。”陳帆坐回椅子,“我要它麵對那種情況時,不隻是減倉,而是能找到新的機會。”
李陽敲下命令,係統彈出權限確認框。陳帆輸入密碼,提交申請。
進度條開始加載,配置文件逐項更新。大屏中央,一隻長期跟蹤的科技股突然出現密集掛單又迅速撤單的現象,成交量瞬間放大。
融合層自動激活,權重分布圖開始變動:情緒模型占比上升,盤口語言模塊響應加快,趨勢權重緩降。
三秒後,係統生成第一條指令:
減持目標倉位的40%,保留底倉,三小時內若無反轉信號,則執行第二階段減倉。
指令停留在待確認隊列。
陳帆的手指懸在鍵盤上方,目光鎖定屏幕右下角的時間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