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帆的手指停在鍵盤上方,目光落在主控台右下角那條新提示上。係統剛剛完成對一則企業公告的自動評級,而這條彈窗並非來自同一模塊,而是估值監測層觸發的底層警報——“創業板成分股PE中位數突破85倍,連續三日高於閾值,建議複查”。
他沒有出聲,隻是將窗口拖至中央屏幕,順手調出過去七天被標記為“政策調整”的科技類公告彙總圖。數據流顯示,相關信息披露頻率較前一周激增三倍。這不是偶然的行業動態,更像是某種集體行為的前兆。
“李陽,暫停所有成長股策略信號輸出。”他的聲音不高,但足夠清晰,“把全市場掃描切到估值維度,優先處理創業板和中小板。”
李陽立刻切換任務隊列。後台程序開始抓取每隻個股的最新財報數據、交易量變化與市盈率分布。五分鐘不到,熱力圖生成完畢。整個畫麵呈現刺目的紅黃色調,尤其是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服務板塊,幾乎全部集中在80倍以上區間。
“這不對勁。”張遠湊近看曲線走勢,“去年這時候,這類股票平均也就30倍左右。漲得這麼猛,資金到底從哪來的?”
“不是增量資金的問題。”周婷已經在另一台終端上調出了融資融券數據,“兩融餘額三個月翻了一倍,新開戶數環比增長四成。很多人借錢炒股,而且專挑沒利潤的公司買。”
陳帆盯著那組數字,腦海中浮現出一段塵封已久的記憶。2000年納斯達克崩盤前夜,也曾出現過類似景象:虧損企業市值占比飆升,IPO破發率驟降,分析師集體上調目標價,市場情緒陷入狂熱。
他重新打開數據庫,命令係統載入1998年至2000年的全球科技股曆史包。跨市場比對模塊啟動後,六項關鍵指標逐一浮現:市盈率增速、無盈利企業市值占比、月度融資規模增長率、IPO首日漲幅均值、機構持倉集中度、波動率指數趨勢。
屏幕上並列顯示兩條時間軸,一條是當前A股創業板,另一條是1999年下半年至2000年初的納斯達克。起初差異明顯,但進入今年第二季度後,多項曲線開始趨同。尤其當“無盈利企業市值占比”達到47%時,兩條線幾乎重合。
“三項核心指標匹配度超過八成。”李陽低聲說,“特彆是融資擴張速度,現在的情況比當年還快百分之十二。”
房間裡安靜了幾秒。
“這不是風格切換。”陳帆終於開口,語氣平靜卻帶著重量,“這是典型的非理性繁榮。市場在賭一個永遠不會兌現的故事。”
張遠皺眉:“可國內環境不一樣。監管能乾預,國家隊也能托底。真要出事,上麵不會不管。”
“正因為有兜底預期,才更容易滋生泡沫。”周婷接過話,“大家覺得跌不到底,就越敢往上衝。風險不是消失了,是被推遲了。”
陳帆點頭:“所以現在最危險的不是下跌,而是所有人都相信不會下跌。”
他轉向主控界麵,調出倉位管理係統。“準備做空預案。先不動實盤,建模測算最優路徑。”
周婷立即接入“風險預算引擎”。這個模塊是她上周剛完成的測試版本,能夠根據賬戶總規模、流動性狀況和波動容忍度,動態計算最大可承受風險敞口。
“用股指期貨作為空頭主力。”她說,“選近月合約,流動性好,衝擊成本低。再配上創業板ETF的認沽期權,防範極端上漲帶來的追保壓力。”
李陽補充:“還可以加一層國債逆回購做現金緩衝。每天收盤後釋放部分資金進場,既能保持靈活性,又能降低隔夜風險。”
陳帆看著模型推演結果。按照當前參數設置,單日最大虧損控製在總資金的1.5%以內,整體風險暴露維持在15%以下。即便市場繼續上漲一成,賬戶也不會觸發強製平倉線。
“就按這個框架走。”他說,“小倉位試水,每增加百分之五的浮虧,自動減倉一半。不能貪,也不能怕。”
張遠已經開始核對可用保證金比例。“第一批試倉可以放五十萬額度進去,對應三手中證500期貨。如果方向正確,後續逐步加碼。”
“等等。”周婷突然抬頭,“我們還得考慮政策變量。萬一這時候出台利好,比如降準或者鬆綁再融資,市場可能直接跳空高開。”
“那就把觸發條件設得更嚴一點。”陳帆調出壓力測試麵板,“加入三個前置判斷:一是單日新增開戶數是否突破曆史峰值;二是公募基金倉位是否普遍超過九成;三是主流財經媒體頭條是否連續三天聚焦‘新經濟奇跡’。”
“一旦這三個信號同時亮起,說明情緒已經徹底失控。”李陽接道,“那時候動手,勝率最高。”
“不隻是勝率問題。”陳帆盯著屏幕上的模擬曲線,“我們要確保每一次操作都經得起回溯檢驗。不能靠運氣賺錢,那樣遲早會輸回去。”
周婷默默將最終策略文檔歸檔至加密目錄,命名為“危機應對V1”。文件創建時間顯示為當晚十點十七分。隨後,她在係統日誌中添加了一條備注:【做空預案已備,待市場確認頂部結構後激活】。
機房內,服務器運轉如常。多源行情數據持續流入中樞,每一毫秒都有上千條信息被分類、清洗、存儲。新的采集模塊運行穩定,自適應識彆機製有效應對了多家網站的技術升級。
陳帆沒有離開座位。他調出創業板估值演變曲線,設定未來七日預測模型。畫麵中,紅色虛線向上延伸,斜率陡峭得近乎垂直。
“你覺得它還能撐多久?”李陽問。
“不重要。”陳帆輕敲鍵盤,啟動新一輪數據校驗,“重要的不是時間,是信號。隻要那個信號出現,我們就必須在場。”
張遠正準備提交第一筆試倉指令,手指懸在回車鍵上方。周婷的目光停留在風控儀表盤上,瞳孔映著不斷跳動的數值。
主控台左側,一組異常波動監測程序悄然上線。它不再依賴單一因子,而是綜合成交量突變、輿情熱度飆升、股東減持頻率等十二項邊緣指標,構建了一個全新的預警矩陣。
就在這一刻,某隻上市僅八個月、尚未實現盈利的芯片概念股,股價再度漲停。其動態市盈率突破1200倍,成交額占所屬板塊當日總量的6.3%。
係統自動將其標紅,並生成一條附加注釋:【個體極端化趨勢顯現,建議提高宏觀警惕級彆】。
陳帆緩緩呼出一口氣,視線鎖定在那行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