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躺在草席上李夫仁問金烏神王道:“我記得封神演義裡這袁福通率領七十二路諸侯造反,是聞仲率大軍去剿滅的他對吧?他又是什麼人物?”
“袁福通本名叫楊蛟,父親是楊天佑,母親是玉帝的妹妹瑤姬,同胞兄妹二弟是楊戩,三妹是楊嬋。”金烏神王道。
“你說他是楊戩和寶蓮燈裡三聖母楊嬋的大哥?”李夫仁微愣道。
“不錯。”金烏神王道。
神話故事裡,玉帝的妹妹瑤姬愛上凡人楊天佑誕下子嗣楊蛟、楊戩、楊嬋,後此事被玉帝知道,其大怒將瑤姬壓在桃山下,後來二郎神修煉有成劈山救母,這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李夫仁自然知道,他砸吧嘴,不禁感歎自己正在擁抱各種神話故事。
“二郎神現在可劈山救母了?”李夫仁問道。
“瑤姬依然壓在桃山下。”金烏神王說。
也就是說還沒有,李夫仁道:“其實我發現他們這一家子還挺有意思,母親瑤姬愛上凡人楊天佑被二郎神劈山救母,女兒楊嬋又愛上凡人劉彥昌被沉香劈山救母,他們這家是跟山有仇嗎?”
金烏神王沒說話。
“當然,劈山救母一定是很偉大的,我隻是說這一連串的事加上一起真挺有意思的。”李夫仁補充說,並沒有調侃救母行孝不對的意思。
“凡人和修道者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他們的結合注定是悲劇,一切的錯都在這瑤姬!”金烏神王道。
“你認為是瑤姬的錯?”李夫仁詫異。
“她為了自己的所謂愛情公然違反天規,不僅害了她自己還害了楊天佑和他的子女陷入危險,毋庸置疑錯的是她。”金烏神王道。
“追求愛情也沒錯啊?”李夫仁道。
“一個規則的形成必然有它的道理,沒好的建議便肆意的踐踏規則,這類人並不值得同情。”金烏神王說。
“他們最後不是一家幸福快樂的在一起了嗎?”李夫仁說。
“最後該死的一定會死去,活著的也依然會活著,我不認為這是個好的結局。”金烏神王說。
“你是說楊天佑最後死去了?”李夫仁問道,聽出了他的話外意思。
“再如何千古佳話,凡人始終逃不過生老病死。”金烏神王道。
這話也說的沒毛病,李夫仁點頭。
“其實我有個疑惑,這楊戩再如何修煉有成,他還真能敵得過整個天庭嗎?我不解為什麼他劈山救母後,玉帝會這般輕易放過他?”李夫仁說。
“楊戩是闡教十二金仙之一玉鼎真人門下弟子,他劈山救瑤姬後玉帝本想連他一起處罰他,是玉鼎真人請元始天尊與玉帝說情,玉帝才作罷放過他的。”金烏神王道。
也就是說玉帝放過楊戩是因為元始天尊的緣故,李夫仁目光微閃,心中多年的疑惑算是解了。
“你說我要是去替楊戩劈開桃山救他的娘,他會不會感謝我?”李夫仁嘿嘿笑道。
“他感不感謝你是其次,總之天庭一定不會放過你。”金烏神王說道。
“那我亮出自己的身份,玉帝會不會給點麵子?”李夫仁道。
“你如果做好與燭九陰大戰的準備,玉帝一定會給你麵子。”金烏神王道。
李夫仁嘴角微抽。
“瑤姬的事不是你現在能插手的,不要多管閒事。”金烏神王說道。
自己還是太弱了啊,李夫仁一笑。
“對了,這袁福通——額應該說是楊蛟,他怎麼會想著造商朝的反?”李夫仁突然問道,他發現這楊蛟好像就是封神演義裡第一個造反的人。
“楊蛟領導的北海七十二小諸侯都是沿海部落,這幾年海嘯頻發造成大量部落百姓遇難,他數次請求朝歌救援都被朝歌忽視,忍無可忍下他才決定帶領七十二諸侯造反。”金烏神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