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前,涼州還是屬於大夏的一個州的時候,那時這蒼西地區並非是邊地,萬花鎮主要靠的是來往的商隊。不過,大部分商隊都會被萬春縣分走,所以萬花鎮當時是不怎麼繁榮的。直到涼州失陷、蒼西成為了邊地,盤山關常年都要駐紮邊軍部隊,這樣萬花鎮才依靠軍隊和大量軍人以及後勤人員的需求快速地繁榮了起來。商隊從一道高高的山梁之上走過,從這裡憑高視下,可以看見正北偏西方向大約二三十裡之外那片衝天高峰之間那巍峨壯觀的一座關城。
以神識探察遠遠看去,隻見這關城之上有著“盤山關”三個大字。
江大郎的記憶中是有著這個“盤山關”的地名的,這是一個很有名的地方,因為它是目前大夏與西涼國之間的邊界線上最重要的一座關隘。
說起來江大郎並不是博學多才有見識之人,也從未走南闖北,不過他好歹讀過幾天書,加之大夏與西涼國之間的戰事綿延近百年,產生了眾多的話本在坊間流傳,所以盤山關這般有名的地方他還是知道的。
事實上,對於蒼州人尤其是蒼西人來說,就沒人不知道盤山關的。
大夏與西涼國之間的邊界線,目前就是盤山山脈,而這座盤山穀乃是盤山山脈東西方向上唯一一條具有規模的通道。
大夏是東土地區當前的國家政權,而東土的天華人與藍星上的華夏人非常類似,無論是長相、曆史還是文化都十分類似,語言也是單音節,文字也是六書結構的方塊象形文字,雖然與藍星的華夏文字有所不同,但本質上的差異卻是不大。
加之江大郎本身也是天華人,所以江昊對於天華人是有認同感的,儘管他不知道為何在這宇宙中遙遠的另一邊的星球上有著這樣一個與華夏人如此相像的種族。
至於西涼國的羌人、西梁國的蕃人以及北方大草原上的北夷人、東北的東胡人等等,雖然也都是類似於蒙古種的人種,但他們的語言都好像通古斯外語、文字也都是原始字母形的拚音文字,江昊沒有辦法認同。
而且,東土天華人是以農耕為主、工商為輔的,而北夷人是遊牧民族,東胡人是漁獵民族、當然現在也有了農耕和工商,至於羌人和蕃人都是農牧結合的類型。
按照書籍上的記載,這盤山關在古時候曾經是東土西部邊境上最著名的關隘,不過後來在東土天朝極盛之時盤山關以西的土地歸屬了東土皇朝的版圖,被命名為涼州,從此這盤山關就失去了邊關重鎮的地位,而演變成了一個收取過往商旅關稅的關卡。
但從百年前盤山以西的涼州領土儘皆丟失,盤山關再次成為了邊關重鎮。
終於走下山梁之後,前麵已經是一片不算大的平川盆地。由此往北有兩條路,一條是官道,走向東北方向、沿著北川河發源地繼續向東便可以抵達盤山關以東蒼西地區最靠西的一個縣萬春縣的縣城,而另外一條則是山林中的小道,沿著盤山山脈繼續一路向北,不過兩三裡地便可以抵達盤山關以西的萬花鎮。
萬花鎮是萬春縣轄下萬花鄉的鄉公所所在地,也是盤山關以東對靠西的一座鎮子。從萬花鎮向東大約三十幾裡,就是北川河畔的萬春縣城了。
而從這裡前往萬花鎮,中途所經之地就是北川河的源頭以西的山林,無數山澗小溪向東流去、彙聚成為北川河。
商隊要走向萬春縣城,因為他們要在那裡搭乘船隻沿著北川河、西河一路返回雍州,那樣會節省很多力氣和費用。
而江昊選擇是走向北的這條小路。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當前的目的並非東土腹地的花花世界,而是此地南邊群山之中的眾多山賊團夥。
與商隊道彆之後,看著商隊趕著馬群涉過幾條澗溪、踏上了北川河邊上的官道、往東北方向朝向萬春縣城而去,江昊看著他們的背影漸漸消失,然後轉身往北而來。
盤山山脈的這一段,中峰一條線特彆高峻,就算是一般的武師高手甚至宗師強者都難以輕鬆翻越,估計也隻有那些據說能夠高來高去的大宗師或者煉氣士才能越過。
在中峰的西麓,是壁立千仞的懸崖,對於軍隊來說完全就是不可克服的天險。
而在東麓,雖然坡度要緩了很多,但地形也是極其險峻,從常年積雪覆蓋的山頂之上留下數量眾多的山澗溪流,在山坡東麓的儘頭沿著一條南北長達百裡的懸崖傾瀉而下、形成無數道瀑布,這些瀑布構成了一道寬達百裡的水牆,在東側的懸崖之下聚成了一麵巨大的湖泊,然後這湖泊中的水最終朝向東北方向流去、形成了北川河。
沒錯,這裡就是穿越整個蒼州腹地、最終彙入西河的北川河的源頭,也被認為是東土母親河大河的兩大河源地之一。
蒼州這裡不像更西邊的其他西北地區那麼乾旱缺水,可惜能夠耕種的平地卻是不多,比起蒼南山區來強不了很多。
這一帶的地形錯落,林密溝深,很多位置都是難以翻越,也就是如江昊這樣的輕功卓絕的高手才能越過這些險阻。
而在高階的武者甚至先天境的武師境高手中,輕功能達到江昊目前水準的估計其實沒有,就算排除了穿行虛空位麵的神通異能後也依然隻是鳳毛麟角而已。
隻是馬匹就無法通過這種險阻了。
好在從很久以前,這裡就被開辟出來了一條小路,就是江昊現在所走的山道,這樣行人和商旅才能由此走向南方。
不過,通往蜀州的更主要商道是東邊的那條官道。
一路繼續向北而來,途中經過了一村落,發現這山村看上去十分貧窮,隻有很少的一些山坡地可供耕種,山民們不得不依靠采集一些山貨、狩獵一些禽獸來補貼生活。
終於,萬花鎮終於展現在了江昊的眼前。
從看見萬花鎮到終於抵達,走了不知道多遠的路,真是望山跑死馬啊。
萬花鎮位於盤山關以東大約十幾裡之外、萬春縣城以西三十多裡處,乃是定西郡萬春縣萬花鄉的鄉公所所在地,也是萬花鄉的政治經濟中心。
定西郡在蒼南郡的西北方向,乃是蒼州最西邊的一個郡,而萬春縣是定西郡最西邊的一個縣,至於萬花鄉則是萬春縣最西邊的一個鄉。
在這萬花鎮周圍,除了盤山關中駐紮著軍隊之外,萬花鎮北麵不過十裡的老營盤還駐紮著一支軍隊,這兩支部隊都是隸屬於大夏蒼涼路節度府麾下的邊軍。
盤山關的關城以及老營盤畢竟都是屬於軍事管轄區,因此沒有什麼居民,居民都在萬花鎮,萬花鎮上有很多店鋪、食肆、酒館和客棧,一派繁榮景象。
隻是這座鎮子看上去有些臟亂差,完全不能跟藍星上的那些城鎮相比,街道上不時能夠看到胡亂丟棄的垃圾,甚至還有狗屎馬糞之類,空氣中也是飄著一股臭味!
中世紀層次的城鎮,這個好像是沒有辦法。
之前去過的西丘城也是這樣。
雖然如此,這裡算是大夏目前最西邊的邊境上的一個十分繁榮的鎮子,一則是由於周圍駐紮著不少的軍隊,二則的話對於前往西原的商隊來說這裡也算是必經之地,雖然並非一定要在此歇息,但大部分西去的商隊還是會在這裡駐足補充給養的。
畢竟這裡的物價要比萬春縣城低了不少,而且為西去商隊的服務更加專業。
雖然大夏與西涼國之間的戰爭已經延續了近百年,但兩國之間卻是時戰時和,所以商路也並未完全斷絕。
畢竟,東土與西域之間的貿易中,西涼國也是受惠方,每年都有著巨大的收益。
目前盤山關以西是已經屬於西涼國的涼州,以東則是定西郡所在的蒼西山區。這定西郡是整個蒼州麵積第二大的郡、僅次於蒼南郡,但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少的郡、這方麵也是僅次於蒼南郡。
在蒼西山區之中有不少山賊嘯聚的寨子,而在盤山關以西的涼州東部大漠中則有無數山賊綹子出沒無常。
因此,蒼涼邊界一帶素有“盤西卅六路、盤東十八寨”的說法。
目前盤西卅六路的馬匪與蒼州這邊沒有什麼關係,但號稱盤東十八寨的蒼西山賊卻是當地的一個大禍害。
所謂“十八寨”指的則是盤東蒼西山區中十八座山賊寨子,當然山賊也並非隻有十八股。據不完全統計,整個蒼西山區中,大大小小的山賊團夥至少有上百個之多!
十八寨指的是最大的十八座匪寨,不過這數字也是一個比喻,未必真的就是十八個。
畢竟山賊與山賊團夥的數量是經常變化、很不穩定的。
這些山賊和馬匪都是蒼西山區和蒼涼道上的禍害,隻是山賊地險難征,所以一直以來官軍對之也是無可奈何,因此走這條路的商隊自身的武裝很重要。
江大郎知道盤山山脈和盤山關,但卻對萬花鎮不甚了了。這個一點都不奇怪,畢竟他是西丘縣青川鄉江家村人氏,而西丘縣與蒼南郡的郡治蒼南府相鄰,跟這萬春縣之間還有至少好幾百裡的距離呢。
再說江昊策馬走進了萬花鎮,不過很快他就在這裡遇到了更大的問題。
進鎮之時,江昊注意到在寨門邊上掛著幾道通緝令,其中就有針對“江大郎”的通緝令,那上麵江大郎的那畫像跟江昊這具身體的麵貌還真有幾分相似。
看到這通緝令是定西郡刑科發的,看來這件事已經被蒼西胡家的主脈知道了。
當然畫像畢竟很他現在的相貌還是有差距的,所以這不算什麼,但最關鍵的還是他還遇到了身份的問題。
因為在任何地方住客棧都需要登記身份、並且還要驗看相關的證件、也即原籍官府開具的路引。
按照大夏朝廷的規定,無論在那裡住客棧都是要登記的,而居民出行都必須要有路引,除非是有一定身份的人可以憑借自己的身份證件出行。至於這身份,官員自不必說,身有功名的讀書人也可以,甚至一些大的江湖勢力、武林門派中人也可以,甚至一些遊學的士子和遊俠也有自己的身份。
就是一般的老百姓不行。
這一點就好像藍星上那個特殊時期一樣,無論走到哪裡都需要有介紹信一樣。
江大郎是沒有任何特殊身份的,也不可能去青川鄉的鄉公所開具路引,所以現在的江昊等於什麼身份手續都沒有。
其實,就算江大郎的身份證件齊全而且也有路引,江昊也不敢拿出來,因為現在的江大郎已經是通緝犯了!
這該怎麼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