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涼的軍隊用的都是強弓而非弩,一方麵是西涼國造弩的能力嚴重不足,另一方麵則是西涼人都是從小習練弓馬,也不需要弩。
大夏的軍中製式強弩不但是以“彈簧鋼”製作的弩弓,而且還有助力上弦裝置,隨便一個普通人甚至是婦女都能使用,而強弓就不然了,能拉開強弓的至少都得是入境的武夫。
好在選鋒營征募時便有要求,所有士兵都是三品以上的修為,後來補充的新兵乃是從其他地方征募的,要求還是一樣,所以拉開強弓是沒有問題的,隻是準頭各自不同而已。
當然,夏軍士兵的射術整體上是遠不及從小便習練弓馬的西涼人了。
不過利用山林和地形的掩護,也不會多大的吃虧。
而且江昊本人的射術可是要比任何西涼人都要厲害得多。
西涼人的營地很分散,因為那兩千多匹馬都需要食草飲水,而這就給了江昊以可乘之機。
來到一片林間草地的邊上,這裡有著數十匹馬和十來個西涼人。
江昊用手勢下令,所有人都開弓搭箭瞄準了那些西涼人。
幾乎是彈指之間,十幾個西涼人就倒在了草地上,連示警都沒有來得及。
這主要是江昊一個人就射殺了至少一半的西涼人。
因為他的箭又準、開弓的頻率又是極高、就好像藍星上的機關槍一樣。
叫士兵們上前割頭,另外讓三個會騎馬並熟悉馬性的士兵把這數十匹馬全部趕走,然後江昊帶人繼續朝向另一個位置移動。
就這樣,在大約半個時辰內,江昊們連續轉移了七個地點,合計射殺了上百西涼人,繳獲了七百多匹馬,以及不少的輜重物資,包括箭支、兵器和食物。
西涼輕騎兵的武器比較簡單,也就是弓、馬刀和矛槍。
在西涼的軍中,除了那些近衛之類的精銳會有重鎧之外,其他的士兵最多就是披戴皮甲。
讓那三個人趕著這些馬匹和馬匹馱運的輜重返回金水峽西口的哨所、轉手給那裡值守的人趕回東口的基地,江昊自己則是帶著其餘士兵繼續展開行動。
此時這邊的情況也終於被示警,一隊西涼騎兵火速趕了回來,四下搜索偷襲的敵人。
但是,由於這隊西涼兵是分散開來在山林中搜索的,因此又給了江昊他們機會,將之逐一殲滅。
繳獲的馬匹物資都交由那三個趕馬的人帶回西口去。
結果,西涼兵由於輕敵大意,把這邊的戰鬥打成了添油戰術,不知不覺損失了三百多戰兵、全部四百多輔兵、幾乎丟失了全部的二線馬匹和大部分輜重之後才猛地警覺。
馬家寨的馬匪有兩百多人,這支圍剿馬家寨的西涼兵則是有千餘戰兵和四百多輔兵,在進攻馬家寨時西涼兵折損了兩百多騎,而在這“後方”卻是戰損嚴重的數倍!
到現在隻剩下了一半戰兵,無奈之下隻好撤兵,西涼人全部策馬穿越山林往西瘋狂地逃竄。
這時,馬家寨的馬匪也開門衝了出來,一路緊緊追殺,江昊這邊也是抽出了幾名會騎馬的士兵,由江昊親自帶著騎上馬隨後追殺,等到西涼兵回到大漠之上後,已經隻剩下了不到兩百人!
在戰鬥中,江昊結識了馬家寨的首領馬大石,並且應邀帶著自己的人進入馬家寨被好好地招待了一頓。
最後,雙方各自分得了一批馬匹和物資,至於那些西涼人的首級全部給了江昊,反正馬匪拿那個東西也沒用。
然後在馬家寨人的歡送中江昊一行返回到了峽穀西口的哨所。
繳獲的馬匹物資以及斬殺的西涼人首級已經被送回了三次,江昊便命人將這最後一批送回到東口,不過個人都留下了一匹戰馬。
江昊自己選的是一匹青鬃馬,十分雄健,是這支西涼部隊頭領的坐騎。
於是,這個卒就全部變成了騎兵。
前卒的所有人都是入境的武者,騎著馬跑路都沒有問題,也就是有些人不熟悉在馬背上戰鬥和射箭,不過在這山林之中能騎馬跑路也就夠了,戰鬥都是要下馬之後再來進行的。
而且,江昊還抽空親自指點他們騎戰和騎射。
這次戰鬥整整持續了三天,戰果不小,斬獲極為豐富,估計敘功的話必然很大。
畢竟,以一個卒二十多人幾乎全殲了西涼軍一個千人隊,這戰績擱在大夏邊軍中也是極其少見的了。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西涼人都是以少數哨騎深入到這邊,自然大部分都被江昊帶人給殲滅了。
終於,在上次戰鬥結束的十天後,又有一支西涼軍進入了這片山林之中。
這次來的西涼軍有兩個千人隊,一個千人隊是由羌人組成的輕騎兵,還有一個千人隊是由涼州天華人組成的步兵。
江昊自然是第一時間就發現了這個情況,於是緊急聯絡馬家寨,並由馬家寨聯絡附近的另外兩股馬匪,合計糾集了六百多人馬,與江昊帶領的左隊前卒在山林之中會合,共議抗敵之大計。
雖然江昊這邊的人最少,但卻是大夏邊軍,因此三股馬匪都給予了江昊極大的尊重,讓他來進行指揮。江昊的主張依然是山林遊擊戰,還是先先滅西涼軍的後勤部隊,然後再對西涼軍的戰兵部隊進行分次殲滅。
馬匪本就擅長遊擊戰和運動戰,對於江昊的主張完全接受,於是各自劃分了作戰區域和任務,開始朝向西涼軍包抄了過去。
以前的大夏邊軍都是嚴防死守、根本不敢進入這片山林中作戰,因此各路馬匪也都隻能是據寨防守,而現在江昊的打法很得馬匪們的讚同,感覺這簡直就不是大夏邊軍。
這次戰鬥又持續了五天,最終西涼軍的後勤部隊被全殲,所有的輜重被夏軍和馬匪繳獲,然後那支羌人組成的騎兵千人隊也是折損過半,於是在西涼步兵的掩護下向西逃走。而那支下令步兵卻是被全部都是騎兵的夏匪聯軍包圍在了山林之中,最終全部被殲滅。
此戰的戰果和繳獲送達到了東口基地後,許二他們終於急了。
沒想到的是,他們連一個西涼人的影子都還沒有看到,江昊這邊卻是以一個擔任斥候的卒就立下了如此的大功!
於是,許二下令,選鋒營前屯的主力立刻前出至西口。
因為此前江昊繳獲了大量的馬匹,所以現在的前屯已經變成了一支騎兵部隊。當然,嚴格地來說就是一支龍騎兵部隊,也就是騎馬行軍、下馬作戰的那種。
儘管隻是騎馬步兵,但在機動力上也是不遜色於任何騎兵部隊了,所以已經具備了從山林地帶朝向大漠地帶主動發動攻擊的能力。
所以,許二他們抵達西口之後,一方麵加緊建造和完善防禦工事,一方麵開始派遣斥候哨騎向大漠地帶哨探、準備要進行一次主動的攻擊。
在金水峽之外的大漠邊緣地帶上,駐紮著一支西涼軍隊,估計戰兵數量達到了兩萬多人,其所麵對的有盤山山脈的三個山口,金水峽就是居中的那一個山口。
不過,另外兩個山口的守軍一個是屬於第二營的、另一個則是屬於第四營的,他們都不太可能主動出擊。
在商議作戰方案時,許二特地把江昊給叫上了。
雖然一般情況下這種事情隻有許二和幾位隊長參與,但在聽取了江昊關於前兩次戰鬥的彙報之後,許二覺得江昊雖然年輕,但卻是有勇有謀,所以專門叫上他一起商議。
根據斥候打探的情報,成大力首先提出了要對西涼軍的大營進行夜襲,得到了眾人的讚同。江昊也是同意,並且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議,比如抓緊多造一些火焰箭和火焰球,目的就是要焚燒西涼大軍的糧秣輜重。再比如,部隊要分彆設定任務,不可一擁而上,要有負責突擊的,還要有接應的和騷擾牽製敵人的,使得西涼軍產生錯覺而不會集中大軍於一點。
許二他們對於江昊那考慮到了所有情況的細致規劃都很滿意,感覺到自己有所不及,也都感到學到了不少戰術方麵的東西。
作為基層軍官,大的戰略和戰役規劃與他們無關,不過這些人都是有著豐富實戰經驗的,在戰術上的悟性也都很高。
行動的日子終於來到,入夜之後,全屯出動,首先以右隊趙從義部與後隊常石部從兩側發動了佯攻,隨後以左隊李大山部為前鋒、許二親率本隊在後,而以前隊成大力所部作為接應部隊。
遭受夜襲的西涼大軍起初驚慌了一陣,但很快就在主將的嚴令之下安靜了下來,各自加強了防禦。
這支西涼軍也是富有戰鬥經驗的,在這夜間敵情不明的情況下,他們不會貿然出戰、以免遭到夏軍的伏擊。但這正是江昊對於他們的判斷,所以借助兩側佯攻的掩護,左隊和本隊一前一後悄然從西涼大軍的營寨之間插了進去、直抵西涼大軍的堆積輜重的後營。
李大山一聲令下,左隊的所有人都一邊策馬飛馳一邊就在馬背上射出了火焰箭、投擲出了火焰球,很快便將西涼軍的輜重營點燃。
這一下後營的西涼軍頓時亂了,一方麵集結人力救火,一方麵派出人馬前來堵截夏軍,但他們又遭到了隨後而來的本隊的突擊,許二一馬當先,將西涼兵馬打得大敗。
而在左隊這邊,江昊率領前卒開路,他一張弓射得西涼兵死傷累累、人馬辟易。
在完成了放火的任務後,江昊率隊沿著一條沒人的路迅速地脫離了西涼大軍的營區,轉而朝向山林地帶而來。
在他們的身後,熊熊的大火已經無法遏製地蔓延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