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山的地形還是有些奇特的,它就好像一根插在地上的鹿角一樣,壁立的山體又細又高,到了頂端又會變大了一些,然後頂上有一片平地,靠西一則則是幾座斜斜伸出去的尖細峰頭,其上終年積雪,上半截則是冰封不化。
西峰之上冰雪融化彙成溪流、在山頂東半部的平地這邊蓄積成為了那麵小湖。
江昊的靜舍就在這小湖邊上。
有時候他會爬上西峰之巔去欣賞落日,不過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靜舍前草地上那顆大樹下打坐靜修。
站在這山頂之上,向北俯視,透過腳下的雲霧就能看到太華山北麓的那片占地麵積廣袤的園林,現在那裡是屬於江昊的。
這鹿角山的地形險絕、本就會讓凡人無法登臨其上,就連可以禦氣在低空飛行的大宗師都做不到。所以,它就好像一處天生的秘境。
儘管如此,江昊還是在山頂的周圍一圈布設了法陣,將這裡真正變成了一處秘境。
現在,江昊就要在這裡突破了。
也就是要突破到所謂的“陸地神仙境”。
首先就是開天門。
天門乃是天地橋上最後一處秘穴,位於天地橋的頂端,天門一開,則神通自生。
也就是說,如果本來未能開啟神識的修煉者,一旦開啟了天門,那麼就自然而然地開啟了神識、具備了成為一名修真者的基本條件。
對於江昊來說,他是早就開啟了神識的,不過他之前開啟神識的方法不同,基本上是屬於鬼修一脈的路子,這是因為當年藍星的環境所致,而到了這裡以後,這具身體的起點也太低,一直走到現在才有了開啟天門的契機。
天門不開,縱然以鬼修之法開啟神識,也無法溝通自身與天地、化陰為陽、最終成就陽神、真正踏進純陽大道。
江昊被擋在了煉虛合道的門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所以,不光是以武入道的世俗修煉者,就連這裡的煉氣士築基的第一步也必然是開天門。
但開天門極為不易,世間古往今來那麼多大宗師巔峰,能有幾人開啟天門、以武入道?
不過,對於江昊來說,開啟天門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隻要有足夠的“能量”就可以輕易做到。
一般來說,煉氣士開天門都要服食特定的丹藥,但江昊現在已經積攢了海量的修為,這些修為對於以後的修煉作用不大,正是用於今日的。
所以,江昊免去了服食特定丹藥的麻煩,隻靠著積攢下來的這些修為,就可以一鼓作氣衝開天門了。
天門一開,神魂與天地便可以直接溝通,瞬間法力大增,神通的威能也是猛增了很多。
就連江昊的神通外放之力,也恢複到了通靈境巔峰!
且不說和合陰陽五行,僅僅隻是開啟了天門,實力就猛增了至少好幾倍!
這就是陸地神仙可以碾壓任何大宗師強者的原因之一,也是修士築基之後法力大增的原因之一
雖然之前玄琅乾坤珠耽誤了他踏進道途,但也帶給了他很多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能力,而且也讓他能夠踏踏實實地把煉氣期內應該修煉的全都紮紮實實地修煉了一遍。
這才有現在的江昊。
所以福兮禍兮,都是不好說的。
雖然開啟了天門,但還不能算是真正的踏進了陸地神仙境,最多就是半隻腳邁進了門檻而已。
在《天遁劍經》中,對於陸地神仙境的修行方法還是有介紹的,並且對武道修行的方法也提了一嘴,簡而言之一句話,就是要和合陰陽。
按照書中的記載,在開啟天門之後,世俗法師沒有什麼特彆的,就是按照道門的法門築基便可,所以世俗法師不存在以武入道這一說。
但劍道和武道就有了不同的修行路線,這是因為道門的道基隻能增強八卦法脈、對武道劍道的作用有限。
武道方麵,《天遁劍經》中主要就是提了幾句,就是陰陽相合生無上大力,至於具體的法門從上古之時便有不少,比如“金龍抱月攬群星”局,即以五行氣脈和另外凝聚的一輪“明月”配成一對陰陽,然後再加上散布在全身的“三百六十群星”構成。不過,具體的法訣都早已失傳了。
至於在劍道方麵,卻是有相對詳細一些的介紹,但也是沒有具體的法訣。
給江昊的感覺就是,要想踏進這陸地神仙境的話,好像一切都得自己去摸索,而所能得到的知識卻是非常模糊的,唯一確定的就是可以通過陰陽相合獲得更加強大的力量而已。
以武入道、開啟天門之後,如果要繼續修煉劍道,那便是要落在此前所修煉的劍元和劍神之上。
《天遁劍經》中講到了一個思路,那便是要以劍元和劍神相合來構成一對陰陽體。
劍元不用說,劍神則是與以神禦劍所修煉的分神有關,是要用這分神在神魂之中印下一個烙印,然後將這神魂烙印與劍元相融,構成一對陰陽體,謂之“劍胎”,也叫“劍基”,俗稱“劍匣”。
而這對陰陽體,就類似於丹道的道基。至於武道的類似結構、比如“金龍抱月攬群星”,也是同樣類比於道基。
劍胎下連五行氣脈、上接劍道九脈以及煉氣側的武道諸脈,相當於插在了五行氣脈與劍道九脈、煉氣側武道諸脈之間,因此不用修煉五行神脈就為劍道九脈和煉氣側武道諸脈增加了陰陽和合之力,從而使得法力的威能大漲,尤其是對於神通之力的傳導性能大增。
之所以沒有接煉體側的武道諸脈,是因為這煉體側的武道諸脈還有一個淬煉身體筋骨肌肉的功能,而劍胎轉換出來的劍元力並不適合乾這個用。所以,這劍胎對煉氣側武道也是有效的,但對煉體側武道無效。
煉氣側武道既適用於劍元力,也適用於武道真力,算是“騎牆派”。
要想對煉體側武道有用,那就得專門再修煉一個武道的“轉換器”,下連五行氣脈、上接武道氣脈。不過,最關鍵的還是要解決如何淬煉肌體的問題,而這個涉及到極其深奧的知識,必定包含但不限於基因,所以就算是江昊也還無法參透。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與可用於煉體側武道的陰陽之力轉換器相關的法門早已失傳。一般以武入道、又不想轉修劍道的,就隻能走煉氣側武道的路子。
至於道門的正統道基,則是上接八卦法脈。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正統道基屬於五行結構、其所輸出的五行法力隻有與八卦法脈結合才能起到增幅法力的作用。如果上接的是武脈或者劍脈的話,則增幅法力的作用不大、較之玄天境就沒有了巨大的提升。
事實上,劍胎或者武道的陰陽體本來就相當於是劍道和武道的道基,不過它們強調的是對力量的增幅作用,因為沒有從五行下手,所以在延壽的效果上卻是遠不及丹道的道基,所以並不被正統道門承認是道基,最多認為是外道道基。
由於《天遁劍經》中對於劍道介紹的比較詳細,包含了之後的境界劃分等等,但卻沒有具體的修煉法訣和劍胎、劍神的結構,所以還得江昊自己去參悟。好在以江昊的神通境界參悟推演出相關的法訣並不是很困難。
至於煉體側武道方麵,雖然原理也是一點就透,但因為太過簡略,要推演出來具體的法訣就比較困難了。
所以,江昊決定先把煉體側武道放下,推演劍道法訣最為重要。
另外,還有丹道道基的相關結構,則是在《太上清淨天書》裡有相關的簡介,但同樣沒有有具體的法訣。
作為道法的核心,這種法訣都是由師門前輩心傳神授的。不過,對於江昊來說,他是掌握了內丹術的對應法訣的,也就是正統的“龍虎交泰、五氣朝元”,這個應該也可以用、且同樣具有延壽長生的作用。隻是,這個道基輸出的也是五行法力,應該具有與這裡的道門道基相同的性質,對於劍道的增幅還得依靠劍胎轉換才行。
不過江昊修煉道基為的是延壽長生,所以這個倒是無所謂的。
經過分析之後,江昊認為劍胎與武道的陰陽體這種結構與丹道的築基法門並不衝突,所以雖然修煉了劍胎,但後麵依然還是要修煉正統道基的,主要是它能夠延壽、未來甚至可以飛升成仙啊。
至於將來還想修武道的話,就必須要尋更合適的法門了。
當然,由於這個世界上的武道法門都已經失傳了,所以還得自己去辛辛苦苦地參悟推演。
不過,其實江昊未必需要再去尋找武道法門,如果他能用雷帝分身的話,那可是要比任何武道更加厲害。
而劍道這邊,劍胎卻是與丹道的五行不衝突,應該是可以同修的。
於是,他便開始參悟和推演劍道相關的法訣,花費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把相關的法訣全部推演了出來、並且全部修煉入門。
其實這個劍胎的作用就是增幅劍元力,本來開啟天門之後劍元力就已經得到了一次增幅,現在修成劍胎之後又得到了一次增幅、程度還要相當於開啟天門所得到的好幾倍,一下就使得江昊的實力大漲。
這劍胎不僅可以增幅劍元力,還能將靈器等級的飛劍收進其中溫養、可以使得靈劍日日得到提升。
至於在禦劍方麵,由於劍胎乃是由禦劍分神的烙印修煉而來,所以它天生與分神有聯係,乃是禦劍的不二選擇,可以傳輸法力、變化萬千。
之前禦劍術不能施展法術的缺陷,至此完全得到了彌補。
對於踏進陸地神仙境的劍修來說,晉為劍仙就意味著擁有了浩大了很多的劍元力,以及可以展現更多神通的能力。
所以,一般人人在以武入道、踏進陸地神仙境之後,必定要花費很多時間去參悟修煉神通,而這對江昊來說卻是很容易的事情。
開啟天門之後,有些以前無法修煉的法門劍訣也就可以修煉了。
比如劍遁術,此前是無法修煉的,而現在卻是已經可以修煉了。
本來江昊以為自己在玄天境大成後就能修習劍遁術了,但卻是未能做到,一直到了現在才能達成目標。
另外就是好像分光化影、禦劍引雷以及萬劍訣之類的劍訣,其威力都增長了很多倍。
修成了劍遁術之後,江昊就掌握了兩門遁術,那便是劍遁術和風遁術。這兩門遁術分彆源自於上古遁術的兩大傳承之一,那便是縱地金光法和五行遁術。
縱地金光法這一類的基本特征就是利用體內修煉的一個“發動機”來發動遁行,而五行遁術這一類的基本做法則是利用環境中“能量”來發動遁行。
風遁術是源自於五行遁術一係的,但利用風作為能量,要比五行遁術低了整整一個層次。這是因為五行是比八卦更深一層的存在,也是物質存在的最基本結構。
因此,參悟、修習和施展五行遁術的要求很高,必須五氣朝元、三花聚頂之後才可以,而現在的江昊連五氣朝元都還沒有真正開始呢,三花聚頂在哪裡都看不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