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自己在自己活著的時候,給標兒打好了基礎。
就算他真的上位後橫征暴斂的,也不可能四年內就被攻破都城了。
要知道隻要基礎打的好,就連楊廣那個折騰勁,都折騰了十來年,才折騰亡國的。
而且自己對自己的這個標兒還是了解的。
他不像是個會太折騰百姓的人。
剩下的就是所謂的皇子造反了。
朱元璋也是將目光掃過了自己下麵的幾個才十歲左右的幾個皇子。
他們幾個對自己的大哥都是挺敬重和畏懼的。
而且他們大哥也對他們算是挺護著的。
他們敢反他們大哥朱標嗎?
而且就算是敢反,他們也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
所以剩下的就隻剩下將領叛亂和北元南下了。
對於這兩點,他認為可能性是最大的。
畢竟現在剛剛開國,很多將領都手握重兵,而且在軍隊中威望極高。
就算是他們自己可能不想造反。
可萬一他們謊報一個北元南下,帶軍出征。
然後在路過什麼驛站的地方,下麵的將領直接給他們來個黃袍加身呢?
這個在曆史上都有現成的答案,他們照抄就可以了。
可以說對於將領,他一直都很擔心的。
所以他將來準備將自己的這些皇子們分到各地去,去節製和監視各地的軍隊。
算是參照一下北元的藩王出鎮的製度吧?
至於北元南下,也是他非常擔心的一點。
要知道,北元雖然被自己驅逐了,但是那也隻是驅逐。
他們在草原上的實力依然是極其強大的。
而且隨時可以打回來。
萬一在自己活著的時候,那些被趕到草原的那些北元殘餘勢力,沒有被清掃乾淨。
等著自己一死就南下又打回中原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可就完了。
也就是說,第三和第四個選項,才是自己最擔心,也是認為最有可能的兩個選項。
朱元璋在自己分析完了之後,眼神也是看向了下麵的那些勳貴武將。
要知道,這兩點無論是哪點出了問題,都是他們的問題。
一個是他們野心太大,要篡位。
一個是他們能力太弱,輔佐不了標兒,自己才死了四年,就又讓北元打回來了。
而李善長也是站出來硬著頭皮對朱元璋分析道:
“陛下,這四個選項,第一個臣認為,不太可能,陛下登基以來輕徭薄賦,天下臣民無不感激。
陛下恩澤天下,不同於濫用民力,殘暴至極的始皇,所以四年之間,是不可能有如此巨變的民變的。
至於第二個,臣則是認為絕無可能。
太子殿下和諸位皇子感情深厚,兄弟情深,諸位皇子輔佐還來不及呢,怎麼會反叛呢?
至於至於第三個,天下將領雖然功勳卓著,但是對於陛下和太子還是十分敬畏的,就算是有個彆將領反叛,也是可以快速鎮壓的。
所以臣認為最有可能的會是第四個。
北元雖然被陛下逐出了中原,退到了草原,但是依然勢力強大。
將來很有可能是他們趁陛下萬年之後,朝廷交接的之時,趁機南下。”
朱元璋在聽完了李善長的分析之後,也是連連的點頭。
他的這個分析和自己認為的有很大的相同性。
隨後他就當著麵前眾多大臣的麵,選擇了第四個選項。
也就是北元南下。
喜歡天幕放映:在二戰前,放二戰曆史請大家收藏:()天幕放映:在二戰前,放二戰曆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