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沒想到自己做得事一朝被天幕指出,慌慌張張地下跪想要脫罪,“父皇,兒臣……兒臣……”
看著武興帝冷漠而毫不意外的表情,他瞬間明白,他的小動作早已被知曉,沒有處置他隻是還沒有明確的證據罷了。
武興帝越發冷漠,“交由宗正查處,若罪證確鑿,貶為庶人,永囚於府中,無詔不得邁出一步。”
二皇子直接跌坐在地上,竟是比原本的懲處更重。
天幕說得果然沒錯,武興帝就是小氣且小心眼,因為天幕麵向所有人失了臉麵,便連一個光頭皇子的身份都不肯給他留下了。
太子鬆了口氣,有天幕作保,淇縣水澇是因他無德的謠言也該停了。
【所以太子登基之後,也就是日後的元德帝,為了補償自己的妹妹,把淇縣給了她做封地。】
太子一愣,他居然還登基了。
他本以為是出了什麼差錯,父皇之後直接就是昭景大帝。
所以,如果他的三妹妹真的是造反,是造得他的反?
顯然不隻他自己這麼想,武興帝看向他的眼神寫滿了恨鐵不成鋼。
無能的東西!
其他皇子麵上冷靜,心裡卻還是躍躍欲試,造武興帝的反是很難,但造太子的反,她安儘柔可以,我為什麼不可以?
【現在應該叫淇市了,現在還是我國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可惡,為什麼我祖宗的家鄉不是昭景大帝的封地啊!】
【淇市可是被稱為龍興之地,不說彆的,每年靠旅遊業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感謝我的祖宗,水澇的時候頑強地活了下來,等到了昭景大帝接管,現在我才能躺在大彆墅裡看直播。】
【前麵的,我真的好羨慕嫉妒恨啊!】
富裕,龍興之地,他們的後代居然還是被羨慕的對象。
淇縣的百姓直起彎了一天的腰,開始全神貫注地盯著天幕。
淇縣貧苦,可因為有昭景大帝,他們後來竟然是可以被人羨慕嫉妒恨的富裕。
麻木的眼神裡突然就有了光,不再將昭景大帝當做無關的人,甚至開始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若是淇縣能早日成為昭景大帝的封地就更好了。
其他地方的人也動了心思,也不知道他們現在趕到淇縣定居還可不可行,隨即又想到有了天幕的存在,昭景大帝還能不能登基,甚至還能不能活命都尚未可知,更彆說封地還會不會是淇縣,有理智的人都暫時歇了這個心思,但對淇縣的關注還是沒少。
【彆的城市的小夥伴先彆羨慕,想富裕幾百年也要先活下來。】
【水澇之後的淇縣十戶不存一,那時武興帝的注意力都放在為太子挽回聲譽和對匈奴作戰上,雖下令賑災,但並沒有太過在意。】
【皇帝都這麼敷衍,下麵的官員更彆說了,一百錢的賑災款有一錢用在災民頭上就算不錯的。】
【縣誌上記載,大水過後一個月,連淤泥都沒有清理乾淨,朝廷根本沒有派人來災後重建,基本是淇縣人民自力更生。】
【那能活下來真的是很頑強了。】
【還很好運。】
武興帝被氣笑了,這些官員竟敢如此愚弄他!
參與淇縣賑災的大小官員都感到一陣絕望,皇帝嚴苛,他們都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活下來了,甚至他們的家人也要因此受到牽連。
【等等,我有個問題,為什麼對匈奴作戰不利,不是有蕭挽瀾在嗎?無論是冷兵器時期還是熱兵器時期,他好像就沒輸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