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當時在自己的工作報告中寫:觸目驚心,天怒人怨!】
【夏朝收稅本就不少,但如果能夠嚴格按照標準執行下去,百姓也不至於沒有活路。不過,什麼時候都有貪官,而王朝末期和亂世中的貪官尤其大膽。】
【安玉姝在報告中寫,有的農戶甚至需要將自己一年所種糧食的三分之一上交,要不然就會挨打,農業改革之前的糧食產量本就不多,剩下的這點根本不夠一家數口人的口糧。】
無數百姓沉默地聽著天幕說著他們的苦難,早已淚流滿麵。
會改變的,對嗎?
“百姓當真過得如此艱難?”安玉姝心中發悶,連謝皇後的安慰都難以讓她疏解。
武興帝已經沒了剛開始的憤怒,幽幽歎了口氣,“傳玉榮長公主來德陽殿。”
眾皇子:!!!
他們極想反對,有一個三公主還不行嗎?
看了武興帝和安儘一眼,又都縮了回來,貌似快被徹底放棄了,自己說的話還能有什麼用。
【我們習慣於說這是安玉姝的工作報告,但是如果你要參加考試,請牢牢記住這個報告的名字——《恤民減稅疏》,這封奏疏拉開了稅收改革的序幕,如果問昭景大帝進行稅收改革的直接原因也要這麼答哦。】
【從這份奏疏中我們其實可以看出來,當時的三公主安儘早就已經有了爭天下的心思,並且她的身邊人也都知道。】
【為什麼?】
【不要想太複雜,“疏”是臣對君的專用文體,這個時候的安玉姝已經將她的三妹妹視作了自己的君主。】
【這麼簡單,我腦子迷糊了。】
【所以淇縣稅收改革的核心就是——減稅!】
【不是取消嗎?】
【哪有這麼快,農業稅全麵取消要等到昭景三十三年,之前隻是每隔幾年農業稅就要大減一次。】
【可惜安玉姝沒看到農業稅徹底取消,她在昭景三十一年就急病去世了,病情發展的太快,不過半個月而已,大部分人都沒有反應過來吧。】
【昭景大帝連她這位大姐姐的最後一麵都沒有見到,現在很多影視作品都喜歡讓她們見最後一麵,這是我為數不多能接受與曆史不符的地方了。】
【昭景大帝到最後真的是孤家寡人,她的親人朋友都走在了她前麵,唉!】
【但這些人都留下了無比豐富的遺產啊,遺澤至今呢。】
安儘難得有些茫然,她已經死過一次,但前世算是英年早逝,她的親朋好友陪她走完了最後一程。
因前世病重而亡,所以安儘這一世很注重養生,可最後竟隻剩下她一個人嗎?
安儘正惆悵著,低頭對上了蕭挽瀾擔憂的眼神,她眨眨眼,對他笑了笑,表示自己沒事。
蕭挽瀾也很是惆悵,看來他沒有陪公主走到最後,有了天幕示警,他必然要更加注意身體。
【好了好了,說回減稅,這可不是發個文件,說不許再收百姓這麼多糧食就完了的事。】
【這要從兩個方麵來完成,一個是農業稅自身的改製,一個是其他稅種的拓展。】
【而昭景大帝選擇的是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