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比尋常人好看呀。】
【有一年錦京人閒得無聊推選錦京十大美男子,宋衡是第二,僅次於蕭挽瀾。他晚年留下的黑白照片也是一個帥老頭,年輕的時候肯定更好看。】
【可惜蕭挽瀾將軍去世的太早,沒能等到照相機的出現,我們隻能通過畫像欣賞錦京第一美男的風采了。】
【……我真服了你們這些花癡。】
【但是那個時候昭景大帝根本沒見過宋衡,他長得再好看有什麼用?】
看到這裡,蕭挽瀾努力讓自己坐得更板正一些,調整了一下角度,力爭將自己最完美的側顏留給安儘看,見她沒分給自己一點眼神,又變得委屈巴巴,“公主……”
“怎麼了?”安儘不得不看向他,見他委屈的小表情,突然靈光一現,“你最好看啦。”
蕭挽瀾這才滿意又驕傲地轉了回去。
至於他去世得早這件事,看來要向公主學習一下養生了。
【所以針對這件事,現在基本上分為三個觀點。】
【其一,昭景大帝早就察覺到了亂世將至,所以提前尋找可能在亂世裡開創一番基業的人,大部分都被收服,不能收為己用的就派臥底在那人身邊,伺機而動。】
【其二,鄭朗和楊雲逸早就是昭景大帝的人,但救下宋衡是意外,隻是宋衡後續展現出來的能力讓昭景大帝上了心,便命鄭朗和楊雲逸在他身邊見機行事。】
【其三,鄭朗和楊雲逸是後來才背叛了宋衡,投靠了昭景大帝。】
【第三種不太可能吧,那麼多史料是假的?】
【哎嘿,他們還真以為都是假的,是昭景大帝後來編的。】
【……神經!】
【主播其實更傾向於第一種說法,第二種和第三種都有明確的史料能證明其存在漏洞。】
【之所以有爭議其實還是因為第一種聽起來離譜,但是各種記載和出土的各項史料都沒有找出漏洞。】
【而且其實並非不能理解吧,當時昭景大帝不止在宋衡身邊安插了臥底,隻不過他最有名而已。】
【比較典型的還有楊甘,他雖然沒能入選昭景四大名將,但手上也有不少國命,隻是他剛起事就被臥底說服投靠了昭景大帝,在四大名將熠熠生輝的名聲之下,顯得存在感比較低而已。】
【大周名將的評選標準——手裡有幾條國命。】
【哈哈哈,這標準也是很硬核了。】
【我知道這個楊甘,昭景大帝派到他身邊的臥底叫李枝對吧?】
【沒錯,就是楊枝甘露組合,楊甘和李枝的關係還挺好。】
【對啊,楊甘一直視李枝為恩人,說此生做得最正確的選擇就是聽了他的話投靠了昭景大帝。】
唔,楊甘,安儘對他印象還挺深,一個原因是就是這個楊甘謀反牽連到了鄭朗,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她讀到楊甘這個名字的時候突然想喝楊枝甘露,於是就給自己點了一杯。
至於李枝,大概是湊巧有這麼一個人,把他分到楊甘身邊,可能是她的惡趣味。
【還是很好解釋的,可能昭景大帝還在很多人身邊安插了臥底,隻不過那些人都不怎麼出名,所以我們都不知道而已。】
【第一種說法也是現在史學界主流的說法,不過考生們不用糾結,這種帶點爭議的一般不會作為考試內容。】
“你們為什麼不勸我呢?”宋衡帶著質問,十分委屈地看向鄭朗和楊雲逸,“我還是很聽勸,很好說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