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月揉了揉眉心,這下連太子也牽扯進來了。
太子可沒有昏迷,希望他不計較吧。
雖然這件事剛開始就是個意外,並非像天幕上所說是故意為之。
【反正這事武興帝也不問,也沒人在皇帝麵前說,莫名其妙地就是沒被發現。】
【可能很有很多人為了表忠心,還去琉璃閣買東西,然後送到太子麵前吧?】
安承想到自己前段時間收到的很多琉璃製品,原來如此嗎?
【後來,宮裡也開始采購琉璃閣的東西,還會在那裡定做,琉璃盞,琉璃宮燈,儼然有了皇商的跡象。】
【聽說那時候的琉璃宮燈特彆好看,可惜基本在七王之亂中都沒了,我們也無緣得見了。】
【當然,創建琉璃閣這件事在我們看來最大的意義可能就是品牌化。】
【隨著進一步的發展,琉璃,也就是玻璃,這東西又不難製作,所以後來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賣家,但是琉璃閣的知名度已經打出去了,所以一提到琉璃就會想到琉璃閣。】
【我懂,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
“這是什麼意思?”
“不知道,咱們又不做生意,不用管吧?”
“你忘了,昭景大帝以後可能會招加盟的事情了,我可還想參與呢。”
“對對對,要好好學。”
【是的,這也是現在商業發展的模式,但其實這三點是昭景大帝提出來的。】
【就在她寫給流月的信裡,可惜我這次沒有去雲州,沒有拍到這封信。】
【雲州?這封信為什麼在那裡啊?】
【就是現在的雲州市嗎?】
【那裡有甘蔗呀!】
【有甘蔗怎麼了?甘蔗確實很好吃,昭景大帝和流月喜歡吃甘蔗?】
【……】
【我現在相信了,吃貨的腦子裡隻有食物。】
流月看著天幕,心中的擔憂放下了一些,公主已經提前讓她派人去了雲州,得到的結果也很符合預期。
公主料事如神,她實在不必過多憂慮。
【為了白糖!】
【……那不還是吃的?】
【白糖從古至今一直是戰略物資,好不好。】
【啊?你是指超市五塊錢一袋的白糖?】
一個雲州青年小心翼翼地問道:“白糖?咱們這裡有這東西嗎?”
“沒聽說過。”一個老人搖搖頭,摸了摸小孫兒的頭,不太確定地說道,“應該是財神……流月大人來了之後才有的吧?”
“那我們可要認真聽,等流月大人來了,我們就能去幫忙了。”
“哈哈,你們可彆想這事了。”鄰居聽到幾人說得話,扒在矮牆邊,嘲諷道,“你們怎麼乾什麼都趕不上熱乎的,早在好幾個月前,京城就來人了,這白糖早就被造出來了,就是沒往外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