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正常,寫書和讀書都是主觀的,不同的人當然能看出不同的意思,雖然有些解釋確實有點離譜,但是隻要能自圓其說,那就無所謂了。】
【寫完《飼玉經》之後,安霽大大就辭職了,開始全職寫小說,當時要是出一個最賺錢作家排行榜,安霽肯定會一直霸榜第一名,那賺得叫個盆滿缽滿。】
天幕下無數人開始心動。
【不過也是在那個時候出現了知識產權的概念,並逐步推進,寫進了當時的法律裡。】
【但還是會有盜印的,那時候又沒有網絡,安霽有時候也沒辦法。】
【好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完善了。】
【那第三本呢,安霽三部曲,第三本是什麼?】
【嗯……第三本出版的時間其實很晚,所以有人會混淆,覺得這第三本也是安霽晚年的作品。】
【其實不然,它雖然出版的晚,但完成的很早。】
【第三部小說名叫《天闕》,是一本……修仙小說。】
天幕下頓時有些混亂,在天幕無數次的重複之下,大多數人已經接受了這個世界沒有神明,但突然出現一本講修仙的小說,還是讓有些人有了些許動搖。
【那怪不得出版的晚,昭景大帝一直來反迷信,就是為了讓人們意識到沒有鬼神,這個時候出現一本修仙小說是真的要起到反作用了。】
【對啊,尤其是《天闕》還講的是一個凡人女子通過修煉最終成仙的故事,我們現在看當然知道是假的,但那個時候的有些人可能真的會當真。】
“假的嗎?”天幕中說的“有些人”此時蔫蔫的,“應該是有神仙的吧……”
他的話還沒有做完,旁邊就直接有人打斷了他,“你要是信有神仙就自己信去,我家孩子以後可是要上學,學科學當大官的,你彆影響了孩子們!”
那人眼神裡還有一些不甘的情緒,但見周圍的人沒幾個支持自己的,不得不閉上了嘴。
【那這部小說為什麼會被寫出來?】
【學這段的曆史的時候,大家有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直接往昭景大帝身上想,大概率不會出錯。】
【啊?修仙小說也是,昭景大帝不是反迷信嗎?】
影響嗎?安儘挑挑眉,她又不會看兩本修仙小說就覺得自己真能成神了。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吧】
【???你在不會什麼?】
【光啟帝和武興帝晚年都吃過丹藥,沒聽說過昭景大帝也吃過啊?彆吃啊,有毒!】
【???好奇怪的腦回路。】
安儘點頭同意,怎麼想到這裡的?
傷口還沒有恢複好,身體不舒服一直昏昏欲睡的武興帝聽天幕說到自己,又聽到“有毒”兩個字,猛地清醒了過來。
他從去年開始便命人煉製丹藥,雖然知道沒有鬼神之後便停了幾個月,但受傷之後,身體虛弱,沒有人不畏懼死亡,哪怕身為皇帝也一樣,甚至因為富有天下,才更想長壽。
武興帝想著丹藥萬一有用,哪怕沒用也不虧,便又讓人煉製起來,連安儘的勸阻都沒聽。
這丹藥,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