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貨市場(6:55)**
晨霧裹著海腥味漫過鐵皮棚頂,張虎戴著勞保手套翻揀二手行李箱。當找到九十年代產的帆布旅行袋時,指尖在夾層摸到硬化膠水痕跡——這是走私客常用的藏物位置。攤主接過皺巴巴的鈔票時,瞥見他虎口處貼著的風濕膏藥。
“西頭巷子有便宜短租房。”攤主用扳手敲了敲“家電維修”的招牌,鐵鏽簌簌落在張虎鞋尖,“日結工都住那片。”
**城中村巷道(8:30)**
張虎數著第七個監控探頭的角度,發現三號樓外牆的電信箱掛著褪色符紙——這是本地人避開風水煞氣的標記,意味著房東不願配合警方裝監控。他故意打翻豆漿,讓液體流進102室門縫。
“要死啊!”中年女房東罵罵咧咧開門時,張虎已經切換成佝僂姿態:“大姐,通下水道的。”他晃了晃剛從垃圾站撿的工具箱,鐵管碰撞聲完美掩蓋了腰間匕首的輕響。
**待選房源A(9:17)**
401室的鐵門需要抬腳才能閉合,張虎在查看衛生間通風口時,發現隔壁402的排風扇正對逃生梯。他擰開水龍頭,盯著泛黃的水流計算水壓——連續七秒的顫動說明頂樓水箱正在補水,這是每天最嘈雜的時段。
**待選房源B(10:45)**
605室的陽台視野開闊,但晾衣杆上的工裝褲款式過於統一。張虎借口檢查電路,用試電筆觸碰電表箱——六個電表轉速差異超過20%,說明存在群租現象。這種人員流動性大的環境反而容易留下記憶點。
**漁港碼頭(12:30)**
偽裝成招工中介的張虎蹲在桅杆陰影裡,工牌上“王大海“的名字泛著油墨味。當看到三個赤膊青年走向招工板時,他故意用本地方言吆喝:“冷凍廠夜班,現結!”
其中一人後頸的舊傷疤突然刺痛他的記憶——那是五年前邊境衝突中常見的榴彈破片傷。青年接過傳單時,虎口處的老繭位置與持槍姿勢完全吻合。
**最終選址(15:20)**
筒子樓307室的木門有七道不同時期的封條痕跡,張虎用指甲刀劃開窗台積灰——最下層是兩周前的煙灰。當他從隔壁天台翻入房間時,發現衣櫃裡掛著沾著魚鱗的雨衣,床頭櫃抽屜藏著半包過期的暈船藥。
窗外正對海鮮批發市場的卸貨區,淩晨三點的裝卸噪音能掩蓋任何異常響動。張虎在門框內側塗抹凡士林,又在逃生通道堆滿撿來的泡沫箱——被人移動時會發出特有的擠壓聲。
**市局指揮中心(17:45)**
周慕雲用紅筆在地圖上畫出血色箭頭,三個沿海城市的名字被圈成三角。陳鋒把玩著從王局辦公室搜出的航海日誌,突然用匕首挑開某頁黏連的紙片——夾層裡掉出半張泛黃的港口泊位圖。
“海岩市三號碼頭。”吳誌明將放大鏡按在模糊的印章上,“二十年前這裡走私過嬰兒疫苗。”
林夏的鍵盤聲突然停頓:“張虎最後出現的貨運站,有七輛貨車發往海岩市。”她調取高速監控截圖,“其中三輛的輪胎承重數據異常,但......”
畫麵突然雪花紛飛,這是張虎提前安裝在貨車底盤的電磁***在發揮作用。
**海鮮市場(21:10)**
張虎穿著膠皮圍裙搬運凍魚箱,冰塊融化的鹽水滲進勞保鞋。當市場管理員來收攤位費時,他故意讓硬幣袋滑落,二十多枚鋼鏰滾進排水溝——這個彎腰動作讓他看清了三個便衣正在檢查貨運單。
“老劉介紹的?”魚販頭子突然用刀背敲他肩膀,張虎模仿著河北口音應聲:“表舅讓來討生活。”袖口露出的假紋身正好遮蓋小臂槍傷,那是用染發劑和碘酒調配的臨時圖案。
**臨海斷崖(23:55)**
月光在礁石上碎裂成銀屑,張虎從礁洞取出防水包裹。軍用手電筒掃過新辦的證件,突然照見岩縫裡有根魚線橫在膝高位置——這是他三天前設置的警戒線,此刻已經斷裂。
當聽到身後傳來碎砂石滾落聲時,他迅速將證件塞進牡蠣殼堆,轉身時已經變成醉醺醺的拾荒者:“這、這片兒的老酒瓶都歸我......”
**特彆行動組會議(次日2:30)**
周慕雲將七張不同角度的監控截圖拚成馬賽克,突然用口紅在某個搬運工後背畫圈:“看肩胛骨起伏頻率——受過負重訓練的人不會在搬二十公斤貨物時這麼喘。”
吳誌明對比著海鮮市場地形圖:“如果是我,會選擇臨港的群租房,但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他在圖紙上畫出輻射圈,“五百米內有三個逃生出口,且日常噪音超過70分貝。”
陳鋒突然摔碎咖啡杯,瓷片在張虎的模擬畫像上劃出血痕:“媽的!他此刻就蹲在咱們畫的圈裡啃魚乾!”
**安全屋(4:15)**
張虎將六部不同運營商的二手手機埋進凍魚箱,半導體收音機正在播報強台風預警。當聽到“海岩市三號碼頭暫時封閉”時,他對著裂紋鏡麵調整假胡須——風暴來臨前的混亂,正是更換藏身點的最佳時機。
窗外突然炸響驚雷,暴雨傾瀉而下。他摸到窗台內側未乾的泥印,那是兩個小時前有人潛入的痕跡。在閃電照亮房間的刹那,藏在魚鱗堆裡的****已經出鞘。
**海岩市北郊荒山(淩晨3:07)**
工兵鏟劈開腐殖土的悶響驚起夜梟,張虎抹了把額頭的冷汗,戰術手套早已被山泥染成赭色。他每隔二十分鐘停手聆聽,林間鬆濤聲裡混雜著五公裡外省道的輪胎摩擦音——這是計算巡邏車班次的天然聲呐。
**選址勘測(5:20)**
泛著魚肚白的天光裡,張虎用紅繩在七棵冷杉間拉出等邊三角形。指尖掠過青苔覆蓋的岩壁,軍用指北針在苔蘚孢子乾擾下微微顫動。當發現三指寬的天然岩縫時,他吐出含在舌下的鐵屑——飄落的金屬粉末被氣流卷進裂縫,驗證了地下空腔的存在。
**工具籌備(8:45)**
偽裝成中藥材采購商的張虎,分三次走進五金市場。第一次買走兩把鶴嘴鋤,袖口沾著艾草碎末;第二次換上山民裝束購得防水篷布,故意在櫃台遺落半包雲南白藥;第三次變成地質勘探員,用二十年前的老式膠卷相機拍攝岩樣,實則記錄店鋪監控死角。
**初掘工程(14:30)**
鋼釺楔入岩縫的瞬間,驚起冬眠的蝮蛇。張虎掐住七寸將蛇甩向對麵山崖,毒牙在帆布包上留下月牙形孔洞。撬開的石板下露出地下水脈,他掏出藥店順走的PH試紙——淡藍色,弱堿性,符合長期飲用標準。
**結構規劃(17:55)**
沾著泥漿的筆記本上,鉛筆勾勒出雙螺旋坑道草圖。主室設在岩層斷層帶,利用天然板岩作承重牆;通風口偽裝成白蟻巢穴,排出的二氧化碳將被三十米外的冷杉林光合作用吸收;逃生道出口設在野豬滾泥潭,每日新增的蹄印能掩蓋活動痕跡。
**土方處理(21:17)**
每次挖掘不超過兩小時,新鮮泥土混入腐葉鋪在獾類獸徑上。重型防水布四角綁著石塊沉入山澗,激流衝走沉積物後,河床顏色與周圍渾然一體。他在上遊五百米處壘出微型堤壩,人為製造水土流失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