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決策(11:45)**
王局的審訊錄像定格在某一幀,他抽搐的嘴角在說“德”字時多停留了0.3秒。周慕雲用光譜儀分析畫麵,發現瞳孔反射著某個船舷編號:“是德行港老碼頭的‘德漁109號’,去年就該報廢的緝私船。”
**地宮預警(14:30)**
張虎擦拭觀察鏡時發現兩公裡外有反光閃爍,望遠鏡裡三個穿地質勘探服的人正在采集樣本。他拉動偽裝成藤蔓的繩索,三十米外的冷杉樹冠突然驚起鳥群。當勘探隊轉向聲源時,他迅速將重要物資轉入備用密室。
**物資補給(17:55)**
趁著暴雨傾盆,張虎偽裝成采藥人潛行至山腳。在廢棄土地廟的供桌下取出半月前埋藏的真空包——五斤風乾海魚、三盒抗生素,以及德行市交通圖。返程時故意在溪邊留下43碼鞋印,末端指向完全相反的采石場方向。
**最後撤離(21:47)**
收音機收到特大暴雨紅色預警,張虎知道這是轉移的最佳時機。他將主室布置成山洪衝毀的假象,逃生道裡撒下催芽的灌木種子。背囊最底層藏著德行港老碼頭結構圖,這是從二戰彈殼內取出的微縮膠片顯影而成。
**專家小組離境(次日6:15)**
陳鋒的突擊車隊駛出海岩市界碑時,周慕雲突然要求返回取物。在證物室角落,她找到張虎故意遺留的半包崖柏種子——檢測顯示其基因序列與德行市古柏園母樹完全一致。
**跨市追蹤(8:30)**
林夏破解了德行港的集裝箱管理係統,發現“德漁109號”在過去三個月有十七次異常停泊記錄。吳誌明對比船員名單時,發現某個水手的指紋與雲霞小區爆炸案殘留物匹配度91%。
**地宮封存(10:05)**
張虎將最後一把山土灑在入口,新移栽的蕨類植物完全覆蓋挖掘痕跡。藏在通風口的定時裝置啟動,三天後這裡會散發出動物屍體的腐臭。他對著晨光調整假身份證,照片上的滄桑漁民與通緝令判若兩人。
**水路潛入(12:20)**
混入運沙船隊的張虎蜷縮在底艙,耳貼鋼板監聽聲呐回波。當船隊經過德行港檢疫站時,他翻身潛入渾濁的江水中,腰間綁著的空油桶提供浮力。靠岸時故意在防波堤留下鄰省漁船特有的纜繩壓痕,誤導追查方向。
**新戰場(15:45)**
德行市老城區的黴味鑽進鼻腔,張虎在第七個巷口找到目標旅館——霓虹燈缺筆少畫的“德安旅社”,正是林霜生前最後通話的基站覆蓋區。前台登記簿上積著厚厚的灰,他蘸取窗台雨水寫下化名時,發現某頁被撕去的殘角印著禁毒支隊的暗碼。
**德行市老碼頭(淩晨3:17)**
張虎的****挑開鏽蝕的集裝箱鉛封,海腥味裹著黴變氣息撲麵而來。他摸出從漁市順走的魷魚乾,在箱門內側塗抹魚油——這是吸引野貓破壞現場的天然誘導劑。當聽到百米外傳來戰術靴的腳步聲時,故意將半張泛黃的船票塞進死魚鰓部。
**線索布設(5:45)**
偽裝成清潔工的張虎蹲在防汛堤邊,往第七個垃圾桶底黏貼微縮膠卷。膠卷筒外裹著禁毒支隊的封條殘片,內藏林霜與德漁109號大副的合影。他在相鄰路燈杆刻下倒三角標記,這是當年偵察連用於標識高危區域的暗號。
“阿伯,這附近有公廁嗎?”張虎用佝僂姿態攔住晨練老人,遞煙時袖口露出半截蛇形紋身——與專家小組在雲霞小區發現的凶器柄紋完全一致。老人指向東側的瞬間,他確認三個便衣正在監視那個方向。
**聲東擊西(8:30)**
張虎將改裝後的收音機埋進碼頭沙堆,定時播放的警用頻段雜音將在正午激活。當看到周慕雲帶著警犬接近時,他拉動藏在漁網中的細繩——二十米外的冷藏車突然鳴笛,驚飛的鴿群恰好遮擋了測謊專家的視線。
**誘導成功(11:20)**
陳鋒踹開德漁109號船員休息室的門,戰術手電照亮牆上的血手印。周慕雲用棉簽取樣時,發現指縫殘留物是張虎特製的混合血漿——含抗凝劑與海鹽的配方,能在化驗時顯示“近海作業人員”特征。
“看這個!”吳誌明舉起從床底搜出的航海日誌,夾頁裡飄落的鱗片在紫外線燈下泛著熒光。林夏快速比對數據庫:“與海岩市殯儀館屍檢樣本的DNA吻合度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