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那晚吃了閉門羹,還碰了一鼻子灰,這事兒在四合院裡沒掀起太大動靜。
她自己臊得慌,自然不會往外說。何雨柱更懶得提。
可院裡頭都是人精,秦淮茹第二天那紅腫的眼泡和躲閃的眼神,就足夠讓人猜個七七八八了。
賈張氏氣得在屋裡又摔打了兩天,罵罵咧咧,卻也不敢再明著去招惹何雨柱。
許大茂倒是暗地裡樂嗬了好幾天,覺得自己的謠言戰術起了效果,連秦淮茹的“美人計”都敗下陣來,傻柱這下是真要成孤家寡人了。
可何雨柱壓根沒把這些放在心上。他該吃吃,該喝喝,上班下班,心思全在另一件事上——廠裡一年一度的技術比武要開始了。
往年這比武,多是車鉗鉚電焊這些主要工種唱主角,食堂也就是走個過場,比個切土豆絲、炒大鍋菜,意思意思。
但今年,何雨柱動了心思。他找到食堂主任,直接提出:“主任,今年的技術比武,咱們食堂不能總當陪襯,我申請單獨設個灶,搞個紅案白案的真功夫比拚,讓全廠工友也看看,咱食堂不是光會做大鍋飯的。”
食堂主任一聽,先是一愣,隨即有點猶豫:“何師傅,這能行嗎?彆的車間都是硬碰硬的技術,咱們這做飯……”
“怎麼不行?”何雨柱眼神銳利,“做飯不是技術?火候、刀工、調味,哪樣不是功夫?再說,工友們吃好了,才有勁頭搞生產,咱們這後勤保障,也是重要一環!”
何雨柱說得在理,加上他如今在廠裡的聲望,食堂主任琢磨了一下,便硬著頭皮去廠工會和勞資科遊說。
沒想到,楊書記聽了彙報,居然很支持:“這個提議好!體現咱們廠對職工生活的重視!後勤工作也要有技術含量嘛!我看可以搞!”
有了楊書記點頭,事情就順利多了。技術比武的方案裡,真就給食堂單獨劃出了一塊考核區,項目定為:指定菜紅燒魚、自選菜體現刀工和創意、麵點手工饅頭和一款自選點心。
消息一公布,廠裡可就炸了鍋了。
“食堂也參加技術比武?新鮮嘿!”
“傻柱這是要露一手啊!”
“紅燒魚?那可是硬菜!看他能做出什麼花來!”
“還有自選菜和麵點?有意思!”
原先那些關於何雨柱“眼光高”、“挑剔”的閒話,瞬間被這股更熱鬨、更實在的話題給衝淡了。
可是大家更關心的是,這個能把部裡老領導都吃服氣的廚子,到底有多大本事。
許大茂聽到這消息,臉又拉下來了。
他散播謠言,是想把何雨柱搞臭,讓他孤立。
可沒想到,何雨柱根本不接招,反而另辟蹊徑,要用真本事硬碰硬地拉回聲望!這讓他有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憋悶感。
比武那天,廠區空地上人山人海,比過年還熱鬨。
車床飛轉,焊花四濺的主賽場固然引人注目,但食堂的考核區前,也裡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
大家都想看看,這做飯能比出個啥名堂。
何雨柱穿著雪白的廚師服,戴著廚師帽,站在灶台前,氣定神閒。
他先做指定菜紅燒魚。隻見他手起刀落,刮鱗去腮,開膛破肚,動作行雲流水,乾淨利落。
熱鍋涼油,魚身拍粉,下鍋煎製,兩麵金黃,烹入料酒、醬油、糖醋,加水燒開,轉小火慢燉。
每一個步驟都精準到位,那股子沉穩勁兒,看得圍觀的老師傅都暗自點頭。
更絕的是自選菜。
何雨柱選的是“金絲繡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