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翻開了第一頁。
前言部分,沒有一句空話,開門見山,用極其精煉的語言,概述了平江縣從建國初期到九十年代,工業發展的三個階段,以及每個階段麵臨的核心問題。
邏輯清晰,用詞精準,儼然是出自積年老吏之手!
張建的呼吸,微微一滯。
他壓下心頭那絲不安,繼續往下翻。
第二部分,曆史回顧與數據分析。
當看到這一頁時,張建的瞳孔,猛然收縮!
報告裡不僅羅列了從縣檔案館、經貿委、統計局等各個渠道彙總而來的,橫跨三十年的枯燥數據。
更驚人的是,陳銘竟然用手繪的方式,製作了數張清晰明了的柱狀圖、折線圖和餅狀圖!
“工業總產值變化趨勢圖”、“各類型企業數量增減對比圖”、“重點企業稅收貢獻占比分析圖”……
那些原本雜亂無章、統計口徑都不儘相同的陳年數據,在這些圖表的整合下,變得一目了然,充滿了說服力!
這……這怎麼可能?
就算把綜合科那幫筆杆子關在一起三天三夜,也不可能把那些故紙堆整理得如此清晰!
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如果說前麵的內容隻是讓張建感到震驚,那麼,當他翻到報告的第三部分,“未來轉型路徑的戰略思考”時,他感覺到一股寒意,從尾椎骨直衝天靈蓋!
報告裡,用超前的眼光和詳實的數據分析,大膽地提出了一個駭人聽聞的觀點!
報告指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縣裡那幾個已經瀕臨破產、被所有人都視為財政包袱的老國營廠區,如紡織廠、機械廠、罐頭廠等,其真正的價值,根本不是那些破銅爛鐵的生產線!
而是它們所占據的,位於城鄉結合部的,大片的,廉價的工業用地!
報告建議,應該立刻停止對這些僵屍企業的無效輸血,通過“騰籠換鳥”的思路,將這些廠區進行重新規劃!
一部分可以改造為現代化的物流倉儲中心,承接未來的商業發展需求!
另一部分,則可以打包整合,打造一個以農產品深加工為主的“產業集群”,與平江縣作為農業大縣的優勢,形成聯動!
“騰籠換鳥”?
“產業集群”?
這些聞所未聞,卻又顯得無比高深的名詞,像一把把重錘,狠狠地砸在張建的腦袋上,讓他頭暈目眩。
他想挑錯,卻發現報告的邏輯嚴密到了極致,每一個觀點都有前麵詳實的數據作為支撐,形成了一個無懈可擊的閉環。
他想反駁,卻發現自己的認知水平,根本就理解不了其中關於未來產業布局的深刻內涵。
他……他甚至連修改的資格都沒有!
張建的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輕蔑,到震驚,再到難以置信,最後,變成了一片漲紅的豬肝色。
他拿著那份報告的手,開始微微發抖。
這不是一份初稿!
這是一份可以直接呈報給縣長,甚至市領導的,擁有極高水準的戰略分析報告!
辦公室裡,那些原本等著看笑話的同事們,也漸漸察覺到了不對勁。
張主任的臉色,怎麼越來越難看?
他不是應該暴跳如雷地開始訓斥嗎?怎麼半天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離得最近的王浩,悄悄探過頭,隻瞥見了報告上那張“工業總產值變化趨勢圖”和旁邊的一行小字,整個人就像是被雷劈中了一樣,倒吸一口涼氣,猛地縮了回去。
整個辦公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驚疑不定地看著這一幕反常的景象。
一場精心準備的公開羞辱,在無聲無息之間,變成了一次更加響亮,更加徹底的當眾打臉!
張建漲紅著臉,嘴唇哆嗦了半天,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最終,在陳銘平靜的注視下,他幾乎是從牙縫裡,擠出了幾個字。
“……放這兒吧。”
說完,他像是逃跑一樣,狼狽地抓起那份燙手的報告,快步走進了自己的獨立辦公室。
“砰!”
一聲重響,門被重重地關上,也隔絕了外麵數十道驚愕的目光。
張建在自己的辦公室裡,死死地盯著那份報告,眼神中滿是怨毒、嫉妒,以及一絲他自己都不願承認的……恐懼。
他拿起辦公桌上的電話,手指因為用力而有些發白,撥通了一個爛熟於心的號碼。
電話接通,他用儘全力壓製住自己聲音裡的顫抖,壓低了聲音。
“錢書記,事情有點不對勁……”
“那個叫陳銘的小子,邪門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