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當晚,縣令誠惶誠恐的將那唐僧師徒從監牢中請了出來,恭恭敬敬的向唐僧賠罪,隻道是自己誤會了天朝聖僧。又命手下奉上上好的素齋瓜果,準備上等客房,供唐僧師徒受用。
唐僧見此情景,不由得念誦阿彌陀佛,感歎佛祖保佑。
及至次日,縣令以誣告之罪,命人斬了廣智廣謀,還了唐僧師徒清白。
廣智廣謀二人自然喊冤,表示是阿難尊者教他們來報官的。但是口說無憑,他們口中的阿難尊者始終沒有現身,因此自然無人相信他們的說辭。
隻有孫悟空多注意了兩眼。
二僧被斬後,此間事了;唐僧叫上孫悟空,準備出發取經。
縣令卻率闔府官員,攔在了唐僧麵前,乞求道:
“大唐聖僧,本城百姓多災多苦,民生艱難,求聖僧憐惜百姓,做上幾天水陸法事,念誦聖經,祈求福祉,滿城百姓,感激不儘。”
唐僧架不住縣令真心懇求,便問道:“要做幾天法事?”
縣令道:“求聖僧做滿三十三天,為百姓消災解難。”
唐僧聞言,連道不可,言:
“貧僧受唐王之命,西去取經;今路途未定,經文未成,豈可徒留異鄉如此之久,決計不可。”
縣令苦勸。
然唐僧隻言三十三天太久,任憑縣令如何勸說也不肯答應。
縣令見狀,又不敢說出實情,隻好退而求其次,表示隻做七天法事。
唐僧想了想,七天時間不算太長,便答應了下來。
如此接下來的七天裡,縣令大擺一千桌流水宴席,請唐朝聖僧唐三藏做水陸法事,滿城百姓都來吃喝,真是個滿城皆歡,萬眾都喜。
孫悟空倒是有些驚訝,那天他觀這縣令是個貪財之人,怎麼變得這麼大方?但是由於縣令也沒有要害唐僧的意思,孫悟空也就沒有細究。
很快,一連七天過去,唐僧再次要走。
剛走到城門口,卻見滿城百姓都在城門處跪地懇求聖僧能再留幾天。
百姓所請,聲感動天,家家挽留,人人不舍。
唐僧無奈,隻得答應再待七天。
於是接下來的七天又是講經說法,又是大擺酒水宴席。
到了第十四天夜,唐僧與孫悟空說道:
“徒弟啊,照這樣下去,明日隻怕百姓們又要阻攔;依我看,你現在就去收拾行李馬匹,我們今夜便走吧。”
孫悟空笑道:“師父,百姓愛戴,你便多留幾日又何妨?”
唐僧道:“你這猢猻,出發時我曾對陛下許諾三五年便回,如今剛出國土,還不知取經有無,怎敢在此停留如此多的時日?若這般,何時才能取得真經?”
孫悟空道:“好好好,我去牽馬,今夜便走。”
孫悟空出了門,跑去牽馬,路過廂房時,卻聽那府中奴仆夜話道:
“可準備好了,明天安排百姓去攔那唐朝和尚。”
另一人道:“自然,自然,都已經準備妥當。誒,你說也怪!咱們縣太爺平時那麼吝嗇的一個人,最近這是怎麼了,非得留那和尚做法事,還開這麼久的流水席,白白便宜了那些泥腿子。”
那人道:“這誰清楚?不過我可聽縣太爺說了,就是脫了這身官服不要,也要留住那和尚三十三天。”
另一人道:“這可真是奇了!”
外麵的孫悟空聽著這話,眼珠轉動。
脫了官服不要,也要留住師父三十三天?
孫悟空意識到事情不對。
他趕忙變個小蟲,飛到縣令家中查探情況。